CABEP聚焦|四城携手,如何下好国家战略“先手棋”?
一步“先手”决战“棋”局当下,在国家战略支持下,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已被视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那么,下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手棋,成都东部新区可以提供怎样的样本?
5月18日、5月25日,成都日报锦观先后推出《新视界:开放新门户的畅想“五”曲》、《“成渝”落雁:舞动“双城”》报道,分别聚焦成都东部新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收获良好反响。
今日,本报首席观察员再次“五星聚首”聚焦“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通过五个关键词来围观“先手棋”。关键词1:多赢围观寄语形成“你追我赶”生动活泼的同城化场景。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四川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智库主席兼首席专家杨继瑞深度观察
要以合作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成德眉资同城化不仅仅是构建成都都市圈的“先手棋”,更是四川和成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成德眉资同城化在唱好“双城记”,建优“经济圈”中的特殊功能不可替代。杨继瑞表示,通过区域一体化发挥组合优势,抱团携手、集成协同是“经济圈”建设的大势所趋。因为,没有成德眉资同城化,成都极核与重庆极核携手同行的能级不够,就不能共同作为撑起“两中心两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他指出,目前成都都市圈与重庆都市圈仍然有不少的差距。虽然成德眉资同城化的战略共识已基本达成,相关工作也有序推进,但同城化毕竟是一个过程,目前进入了同城化协调难度大的“深水区”,不可能一蹴而就。
基于这些现实情况,杨继瑞进一步指出,在成德眉资同城化过程中,竞争与合作关系,始终是焦点。世界级城市群和国内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城市群竞合关系的实践告诉我们,新时代城市之间的竞合关系,一定要以合作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才能实现“双赢”和“多赢”。“因此,在成德眉资同城化过程中,依然要形成良性竞争,从而形成成都都市圈建设过程中‘你追我赶’生动活泼的同城化场景。”
关键词2:破局
围观寄语营造“四城为一城,都是大成都”氛围。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
深度观察
“软硬兼施” 方能融为一城
成都东部新区要建设成为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如何破局?怎么才能走得更顺畅、更有效率?“我以为,应该也必须做到四个个字:软硬兼施。”詹国枢表示。
他指出,所谓软,指的是体制、政策以及观念。四城之间,能够有一城相待的各种体制和政策,就要努力向着“一城”方向前进,要尽量做到无差别,成一体,像一城。“软,也包括人心的接纳、包容和融合,即观念的改变。”作为资深媒体人,詹国枢指出,在舆论宣传方面也要营造“四城为一城,都是大成都”的氛围,让四城居民逐步从思想上认同这个大成都、新成都。
“至于硬,则主要是指四城间的交通命脉。要大大加快融通力度,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是题中应有之义,势在必行之举。当前,要加大交通投资,加快施工进度,地面要拓宽,地下要拓展,让四城之间真正做到四通八达,物畅其流,血脉相连,人畅其行。今后,无论生活在哪里,就像住在一个城市里一样方便、快捷、舒适。交通便利了,各种流通成本就低了;四城融为一城,也就容易多了。”詹国枢如是说。
关键词3:协同
围观寄语要树立区域协同发展新理念。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陈光
深度观察
尝试以“区域协同度”为考核新指标
在陈光看来,从世界城市演进方向看,一个重要规律是—最终形成地理相邻、某种程度上分离、又在某种“功能链”上连成一片的城市区域,呈簇团化、集群化、点轴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都处在这一过程中,而城市集群化发展成功关键在于,核心城市规模、质量和辐射能力以及节点城市和通道建设的桥梁、支撑和流动效率。”
对于成都东部新区如何更好地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陈光建议,要树立区域协同发展新理念,而区域协同发展需聚焦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以及“中心城市”反哺周边地区、主动支持周边地区发展,这样“中心城市”才能行稳致远。“‘中心城市’优势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周边和纵深地区人口、市场及资源‘腹地作用’,解决区域协同问题,要努力破除行政区划障碍和利益藩篱,试点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当分离,尝试以跨区域共建项目为单元的考核办法及‘产业配套度’、‘区域协同度’为考核新指标。”
关键词4:借势
围观寄语以战带练,既整合队伍,又取得战果。
——人民日报社会版主编李智勇
深度观察
借势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
李智勇指出,成德眉资要实现产业协同,应坚持优势互补、共建共享。要统筹都市圈整体利益和成德眉资四个城市的发展目标,突出增强成都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和充分发挥德眉资三市特色优势,推动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发展、空间优化布局,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没有中心城市功能,难以整合力量,这叫帅旗一竖,三军知进退;没有各自优势,犹如有两支弓箭兵而无刀盾兵,重复建设且功能欠缺,也不能形成战斗力。”
他特别指出,成德眉资可以借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建设势能、天府新区建设势能、成都东部新区建设势能,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也就是,实现成德眉资产业协同,应以临空、临港、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抓手。
“三军分工互补体系不是机械建立,而是通过具体战役磨合。新的产业升级机遇和挑战摆在面前,这就是整合的好机会,以战带练,既整合队伍,又取得战果。”
实际上,李智勇已经注意到,今年3月正式对外发布的《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就指出,要打造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协作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协作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协作带,经过3年努力,成德眉资将协同打造形成若干万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在这一清晰的目标下,成德眉资同城化产业协作将迎来新阶段。”
图据视觉中国
关键词5:创新
围观寄语以飞地经济模式创新在成德眉资区域一体化内的投资与分享。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四川)自贸区综合改革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霍伟东
深度观察
要素流动资金融通社会融合
深入推进同城化发展
设立成都东部新区,可以为成德眉资同城化提供哪些支撑?作为“主干”的成都,要与其他兄弟市州实现协调发展,东部新区可以有哪些先手棋?霍伟东表示,成都东部新区要注重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要素流动资金融通社会融合,助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
他从四个方面给出了建议。“在要素流动方面,要全面实现要素自由流动和共享。”建议整合成德眉资四个地区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逐步建设统一的人力资源网和移动终端,实现可视化、实时化,相互发布需求建立成德眉资同城化人才需求库。
在经济整合方面,要深化各城市间产业协作。成德眉资应以现有产业合作为基础,如汽车、电子信息、重大装备、轨道交通等产业合作,推进成德眉资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方面不断深化分工与协作。
在资金融通方面,整合成德眉资金融信息、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等资源,创新建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成德眉资区域内企业跨地区融资成本趋同,清理整顿不合理金融服务收费。
在社会融合方面,要推进交通设施同城化、推进成德眉资“一卡通”、推进医疗保障同城化,以及共同推进建设教育、医疗、社保等同城化。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来源:成都日报锦观)
News
特别推荐
热烈祝贺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招商蛇口—“招商花园城”今日华丽亮相
新都以TOD为引领打造TOP级城市代表作,投资六大片区成为名企共识
产业园区全生命周期规划定位、招商、运营实战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