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BEP行业|再更新,上海老码头如何重新定义经典?
2019-12-02 18:03:28

老码头鸟瞰 ©存在建筑

© 吴清山


项目背景


老码头文化创意园区位于上海黄浦区中山南路505号,是现在南外滩的核心区域,与北面水舍精品酒店仅隔一条毛家园路,南临新码头街,东侧过了外马路即是滚滚黄浦江。这块地曾经是上海最早的码头——十六铺码头。虽然在原老城厢的东外侧,但从清代海禁开放后,十六铺区域就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港口,甚至在20世纪初,就成为了远东第一港口,共有48座码头,留下了上海滩南来北往人群攒动最初也是最深刻的记忆。这里既留存了大量凝炼了海派文化江湖气的码头仓库,也不乏短街小巷里老上海情调的临江弄堂和老式石库门。上世纪,这里变成了上海油脂厂,随着产业调整,曾经的锅炉房、职工澡堂、破旧厂房就闲置下来了。


老上海十六铺码头 

上海油脂厂 


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老码头作为浦西进入世博的最后一个水门,陈旧的老厂房仓库和里弄石库门已经无法满足这块北连外滩、南接世博会的风水宝地。早在2007年,老码头就已完成一轮翻修和功能调整,“将外滩的时尚元素和城市形象功能向南延伸拓展,与隔江相望的小陆家嘴遥相呼应”,成为上海的著名城市景点。


更新后的老码头 ©吴清山


如今,时代的更迭促使它迎来二次升级更新,重新整合外部内容资源,调整场地配置。要如何重新定义这里,是摆在建筑师面前极富挑战的严峻问题。


老码头二次更新区域


01.「无孔不入」的城市空间

作为参与城市生长的建筑师,批判性地将对当代城市建筑空间的再思考落实到具体的建筑实践中去,是困难却必须的使命。老码头不仅仅只是一个城市地标景区,它也是跟周边街区一同生长的生命体。


老码头总平面图

 老码头的多孔界面

在这次老码头的二次更新中,建筑师受到“多孔性理论”的影响,将园区更新成了一团具有无限潜力的海绵,拥有边界却包含开口,内部与外部变得更加有机可变,为城市居民的活动发生创造了无尽的可能。

 

开放的城市空间 ©吴清山

开放的城市空间 ©吴清山


老码头园区覆盖了整个街区、四面环路,多处开口的设计也让行人更轻松地进入,到达核心地带。而各种景观、休闲设施,穿插在开口和空地,同时打造出宜人的可停留区域。


游客、居民和空间的互动 ©存在建筑


通过放大一些空间节点的魅力,能够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无论是城市游客,还是周边的居民,都能自由地去使用这里的设施,感受社区的趣味。

  

社区中的老码头 ©存在建筑

社区中的老码头 ©存在建筑


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考虑上,设计团队综合上位规划和实地考察经验,提出了「共享效应圈」的解决方式。在不新建停车楼和大型停车设施的前提下,巧妙借用了周边大型商业的停车空间,从策略上进行调整。5分钟的步行时间,换来的是更完整的广场、更闲适的体验、更丰富的业态。

 

游客、居民和空间的互动 ©存在建筑


这项操作不仅最大化合理利用了周边资源,实现资源整合。还加速了各个层面人群间的沟通交流,让园区跟周边街区的关系绑定得更紧密了。


社区中的老码头 ©存在建筑


02.回应时代的「新内容」

「产学研展商」一体化概念,是新生代老码头为入驻者打造的新场景:零售、展示到办公,在一个空间里就能全部完成!实际上就把大平层或是竖向三层空间做成了一种融合了售卖、展览、和研发的空间产品。


老码头园区中的新场景 ©田方方

老码头园区中的新场景 ©王莹


空间模式的转变使得办公场景发生一种年轻化的更替。创意工作者、小品牌商家、跨界自由职业者,可以围绕办公这个核心功能,灵活开展其它活动。这种交流空间的互动,带给个体更多机会,实现资源互换。

  

全新的空间模式 ©存在建筑


在新一轮的版本升级中,老码头不仅在业态布局上下足了功夫,建筑空间的场所塑造也是设计能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基础条件。

 

老码头空间剖面


现在的「壹号演绎空间」,原来是一个把大部分城市居民都隔绝在外的高端会所,现在则摇身变成了不断试探多样性的快闪文化空间。码头建筑的内部空间也设计得更加宽敞、透亮,满足了新业态的需求。

  

壹号演绎空间外立面 ©王莹

壹号演绎空间外立面 ©吴清山

壹号演绎空间内部 ©吴清山

建筑前的大片水面无疑是老码头项目的点睛之笔,凝聚了整体场所空间的气质和风度。新的改造抹去了原来伸出水面的长条形T台,还原整体大面积水池,不仅能够打造亲水景观界面,同时还可以在需要时将水抽干,为活动搭台。

  

老码头园区内的中心水面 ©存在建筑 

老码头园区内的中心水面 ©存在建筑 

中心水面旁的景观布景 ©吴清山


整个项目的改建方案以装饰、加固为主,局部混凝土构件与结构交杂,配以部分木质构件,构成整个项目的现代基调。面砖、钢材、涂料的现代化结合与运用,以及各种材料的巧妙结合,让现代风格中又融入了过去的味道。


马赛克标志“老码头”©吴清山

老码头城市界面的复合元素 ©吴清山


大面积红砖是整个老码头项目的基调,给人一种复古的气息。但在立面的细节处理上又有很多讲究。外马路入口处就保留了原有的航海元素和英式建筑的气质。 立面又进一步提取了上海本地「石库门」的意向和比例,提升了场所的记忆性和身份的认同感。大玻璃窗的运用使得视线更加具有穿透性,增加了现代气质。

  

码头城市界面的复合元素 ©吴清山

老码头记忆的现代呈现 ©吴清山

老码头记忆的现代呈现 ©吴清山


为了快速识别项目,在中山南路还做了一个老码头的标识符号,运用了一些马赛克拼接方法去呈现这个元素,更年轻化、更现代化。砖石结构的建筑风格在继承海派文化的同时,还融入了玻璃与现代材料的元素,在传承中重生。最终,整个园区形成了一种保留、融合、创新的建筑风貌。


设计细节决定场所品质 ©吴清山


在这次老码头的升级改造中,很多细节处也体现了建筑师的周全。当夜幕降临,刻意的照明渲染减少了,而是突出了夜间的明暗对比,更多以店铺真实室内灯光为主。这也让整个园区的夜晚更加沉浸、神秘,赋予了更高的品位。

老码头明静的灯光氛围 ©吴清山


在建筑景观更新的同时,设计团队还制定了一套标识控制系统,包括字体的灯光效应,甚至一些光色上都进行了更新调整。将光能的使用时间与亮度的弹性交给商业店主,让一切更生动、自然。

 

老码头的标识和字体灯光控制 ©存在建筑


老码头是幸运的,但城市里却有太多的老建筑无人理会,最大问题是建筑的「内容」不再有生命力。如何将空间打造成一个有魅力的「平台」,源源不断地进行「更新」?老码头更新项目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理念:把建筑看做一款app,通过升级内容和体验,让更多人愿意重新认识这里、享受它所带来的快乐。让城市的遗产,变成人人都可以享受的空间财富。


浦江边的老码头 ©吴清山


(来源:筑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