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扬的古乐
流淌千年的锦江
缓缓前行的游船
热闹的滨河夜市人声鼎沸
两岸的灯火倒映出璀璨光影
特色“年礼”引央媒重量级关注
历史悠久、推陈出新的夜游锦江
这份成都送出的特色“年礼”
引发了央级媒体的轮番报道
实景图
2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播出了长达4分钟的《夜游锦江:水润蓉城 光影流淌》的专题,向全国观众展现成都夜游锦江的美景。
视频戳这里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泛舟锦江游成都》的报道,报道中说:夜游锦江推出后,市民游客就能坐着乌篷船听古乐,欣赏沿岸光影秀,体验“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大美城市形态,助力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
《光明日报》发表题为《成都的“城”“都”魅力》的报道:锦江两旁,一批通过现代光影技术再现的大美景致惊艳亮相,将旅游、文化、生态、体育等新业态集于一体,带给市民和游客新鲜酷炫的夜游体验,为成都新年增加了浓厚的年味儿。
早在春节前夕,夜游锦江项目将初步开放的消息就被市民广泛关注。
如今,“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美卷重新展示在成都人面前,“夜游锦江”也不再只存留在期盼中。
▲市民体验夜游锦江。成都发布-成都晚报 田宇 摄
在今天的“夜游锦江”活动中,欣赏到的是以“锦江故事卷轴”为主线,串联都市休闲、东门集市、闹市禅修、锦官古驿四大片区。
“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夜宿”,六大主题场景为人们提供的是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生活美学地图。
▲夜游锦江实景图
光影秀是夜游锦江最吸引眼球、有趣互动的亮点之一。站在长约200米的光影走廊中,LED技术和大型投射屏为游客展示了千年来的天府文化和川流不息的锦江故事。河堤上,约100米的星光大道投影将雪地、鞭炮等场景直接投射在绿道上,市民游客走入星光大道,投影会有所感应,与游客进行有趣互动,感受元宵节的喜庆与热闹。
合江亭上,最后一场《伎乐·24》夜游版上演,蜀宫夜宴的场景让永陵24伎乐和城市传统地标合江亭融为一体,让人们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底蕴。
游江习俗 背后是城市发展
夜瞰锦江
“锦江是成都的母亲河,得天独厚的环境孕育出了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天府文化研究院主任谭继和评价说,在古代,殷实繁华的成都有着“扬一益二”的美誉,街市里坊之间演绎着犹如《清明上河图》般繁华的商业场景。而游江习俗盛行的时代正是成都历史上的繁华时期。谭继和感叹,历史上盛世出盛景,现在夜游锦江也已成为游客了解天府文化、了解成都发展的窗口。
深度融合 更具魅力和内涵
夜游锦江,江上游船霓虹闪烁,将成都的夜晚景象尽收眼底。
在2019年的春节期间,成华公园里连续举办“摆摊儿”民俗文创夜市,结合新春光影秀,并邀请多个市区代表性文创项目,为游客们带来了集非遗文创、手工艺品、文玩把件、餐饮美食等内容为一体的全新滨河夜市体验。
▲最引人注目的是“龙腾之春”——废弃的过山车被灯光点亮,以轨道为龙身,化身为一条腾飞的“巨龙”。
和以往单一的旅游景点打造方式不同,“夜游锦江”项目通过植入新经济消费场景、打造高品质生活场景,将旅游、文化、生态、体育新业态集于一体,带给市民和游客新鲜酷炫的夜游体验。
沿着锦江绿道徐步而行,可以看到或生动的夜游锦江照、或绚烂的光影秀照,而这些正是锦江绿道举办的《夜游锦江·追光逐影》主题摄影展系列照片。
▲实景图
在这个春节,这张成都旅游新名片的“威力”已显现。从大年初一至初七,仅仅7天时间,项目就吸引到游客约16.6万人次。“夜游锦江”成为这个春节在成都最热门的过节方式之一。
锦江绿道不仅仅拥有公园城市的生态价值,它更是结合了场景和媒介,转化为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成为城市建设新模式的价值实现载体。可以说这是城市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次伟大创新。
而到2020年锦江绿道基本建成后,将还原成都一个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滨水廊道。
▲锦江绿道千年画卷段九里堤“九里堤晓” (蓉城政事)
不久后的周末,你可以带着家人,游览、玩耍结合文化点位及驿站,设置的小型博物馆、艺术馆、广场、运动场馆、创客空间、雕塑等;
未来在锦江绿道上慢跑、骑行,还有Wi-Fi覆盖、智能停车、路况播报、电子导航、应急报警、多媒体发布等智慧服务,开启成都人全新生态智慧生活……
成都市社科院区域经济与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余梦秋
成都是全国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夜游锦江项目将成为成都留住游客的一大理由。通过夜游锦江,游客能够贴近这个城市,感受成都人生活的状态,发现不一样的成都魅力。
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院长、教授诸丹
夜游锦江不仅点亮了成都的夜空,更丰富了城市文旅形态。假以时日,夜游锦江将成为成都吸引世界目光的新名片。
人择城而居
城因人而起
当你从一座城市捕捉到生活的意义
自然也就能从中发掘出人生的“美”
夜游锦江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新的一年
成都发展的脚步依旧不停
(来源:城市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