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BEP资讯I 商业地产交易税费案例指引
2019-10-15 18:31:50
在土地和大宗物业买卖中,税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在很多交易中,能提供多少税票直接影响到账能不能算得过来。此外,税收也是推行商业地产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不懂税,真可怕!
案例
能赚5000万,到手仅1800万,问题在哪里?
A自然人在2009年投资5000万元成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B公司,B公司在2009年以5000万元的价格取得了一块10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B公司主要为持有该地块而成立,并没有实际生产经营。2012年,紧邻该地块的C公司想收购B公司的地块用以扩张,该地块的市场价值已经达到1亿元。
如果B公司直接把土地销售给C公司,那它直接销售时会产生涉税情况。

首先,B公司需要缴纳营业税及附加275万元;土地增值税1626.25万元,印花税5万元,企业所得税773.44万元。把这些税缴纳之后,B公司转让土地所赚的5000万元,剩的净利润为2320.31万元。对于C公司来说,购买土地需要缴纳契税300万元,印花税5万元。





对于个人股东A来说,B公司进行注销清算后,未分配利润2320.31万元要进行利润分配,因此需要按照股息红利所得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464.06万元。个人股东实际可以获得利润总额是1856.25万元。



原本能赚5000万元,实际上到手利润只有1856.25万元,可想而知,税负多么的重。对此,可以设计税收筹划方案。




B公司以土地作价1亿元,增资到C公司,增资完成后,B公司再把C公司的股权以1亿元的价格转让给C公司的股东。转让完成后,B公司注销。


在这种情况下,B公司的营业税免征、土地增值税免征,印花税缴10万元,但由于土地评估增值了5000万元,增值部分应计入当年利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金额为1247.5万元。税后净利润为3742.5万元。转让股权环节因为没有增值,不必缴纳所得税。


对于C公司来说,要缴纳契税300万元,印花税10万元,C公司的股东缴纳印花税5万元。A自然人,把B公司进行注销清算后,未分配利润3742.5万元要进行利润分配,这个环节要缴纳缴纳个人所得税748.5万元,个人实际获得利润2994万元。
小结
但这个方案并不是最优的。



C公司吸收合并B公司,A自然人成为C公司的股东,然后C公司的原股东以1亿元的价格收购A持有C公司的股权。


这种情况下,A自然人印花税5万元,股权溢价5000万元,扣除印花税后,应缴纳个人所得税999万元,实际个人获利3996万元。B公司被吸收合并,是免税。而对于C公司的股东来说,只存在股权转让方面的印花税5万元。但在这种情况之下,C公司的土地入账成本只有5000万元,而不是方案一中的1亿元。
如果C公司是以这块土地来进建设生产用房,土地价值还要计入房产原值,每年还必须对增加5000万元的土地款缴纳房产税。而采用税收筹划二,这一部分,因为土地原值还是5000万元,在以后每年都会节省一部分房产税,概是400多万元。
小结
按照筹划方案二,必然会增加C公司的注册资本,而且这一部分转让价款是由C公司的股东进行支付,并不是C公司支付,也会造成一定的难度。



A自然人把其持有B公司的股权以1亿元价格转让给C公司,然后C公司再吸收合并B公司。这种情况下,A自然人,印花税缴纳5万元,股权溢价5000万元,扣除印花税后,应缴纳个人所得税999万元,实际个人获利3996万元。B公司免税。而C公司也是印花税5万元,税负其实是跟方案二是一模的。但是这一部分收购的价款就由C公司来进行支付,所以不会对C公司股东产生资金压力。
小结
方案二、方案三这两种筹划,自然人股东获利增加了2000多万元。可见税收筹划能增大股东利润。
如何进行税收筹划?
 
1.什么是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目的,在税法所允许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的过程。税收筹划是决策艺术,而不是技术,技术可以复制,而艺术不能复制。税收筹划只能事先决策,一旦产生法定纳税义务,就只能依法纳税。 


税收筹划跟避税有一点不同,避税一定程度上是利用税法的一些漏洞进行避税,而不是税法所提倡的。但是避税有时候效果很好,例如就企业所得税而言,利用避税的方法,甚至可以把任何一家企业所得税完全避掉。但是,这必然会影响到税企和谐,也会导致税务风险,以及税务机关对商业目的合理性认定。
 
2.税收筹划的主要方法
1)远离法规或靠近法规。
远离法规是指远离征税条款,可以通过事前规划,使得经营行为不属于征税范围。而靠近法规就是靠近税收优惠条款,可以创造条件或者是通过经营方式、经营行为的改变,使得自身这种经营行为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2)从大处着手,小处完善。
从大处着手,就是要求税收筹划需要有全局性和前瞻性,要跟企业目前的经营特点、纳税方面的事实情况,然后对经营流程进行梳理,查找哪些部分可以进行税收筹划,或是可以创造条件进行筹划。而小处完善,因为税收筹划本身是一个风险很高的措施,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偷税的陷阱。税法属于不断完善的过程,每年都有大量的法规出台,加之企业经营本身具有的复杂性,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如果不从小处完善,很有可能留下漏洞,这些漏洞就可能导致非主观的偷税结果的存在。


3)税收筹划要从企业组织形式和控制方式的顶层设计。


4)税收筹划可以从地域上和产业上进行合理布局。好像西部大开发,或者是农林牧渔这些产业,或者是国家倡导的一些行业,鼓励类的行业,这些都会存在一些税收优惠条款。


5)整合及再造企业经营流程。这是把税收跟企业的经营商业模式进行一种结合。使得企业的商业模式、税负能够达到最小,利润能够达到最多。


 
3.税收筹划实施步骤
1)税收环境进行调查。
筹划之前必须要对公司生产经营、纳税情况这些都必须有充分的了解。包括实际纳税情况,处于现在的经营环节来说,有没有一些可以筹划的空间。


2)筹划目标分析。
就是要了解公司管理层或者是老板需要达到怎样目的,或这种目的是否具备这种合法筹划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怎么来创造这种条件。


3)制定筹划方案并实施。

4)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税收筹划的风险也不可忽视。


 
4.税收筹划的四大风险

1)法规风险。
法规有理解方面的风险,不同人对法规理解是不一样,不管你理解得怎么有道理,都以税务部门正式解释为准。法规也有调整的风险,我国的税法一直处于完善之中,每年会出台很多新的规定,当税收筹划方案跟新的法规不一致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导致税收筹划失效,甚至是违法。

2)经营风险。
我们不能够因为节省税收,而把公司的经营行为打乱。税收筹划必须要跟企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相一致。就好像我们不可能为了减少税收,就让企业把售价下降,这样肯定会节省税收,但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同时税收筹划如果只是为了筹划税收,而缺乏一种前瞻性,也会导致企业陷入一种经营的困境。它的实施人员理解错误等等,也会导致方案的失败,而陷入偷税之中。


3)监管风险。
税收筹划的实施人员和税务监管人员对法规的理解,如果有偏差,就可能带来风险。税收筹划方案的合法性,最终是以税务部门来认定。所以我国税法对某些税收具体事项常常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在一定范围之内,税务机关拥有自由裁量权,加之税务工作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也可能执法方面的偏差,一旦合法的税收筹划方案得不到税务部门的确认,也会导致节不了税,反而会增加成本。


4)信誉风险。
因为如果我们筹划失败,也会对公司信誉各方面有一些影响。税收筹划,向前一步就是偷税,所以税收筹划实施之前必须要思量。


 
5.如何应对税收筹划风险

1)关注财税政策变化,建立税收信息资源库。
2)正确区分违法与合法的界限,树立正确的筹划观。
3)综合衡量筹划方案,降低风险。
4)保持筹划方案适度的灵活性。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盲目照搬。


(来源:上海不良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