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成都营商环境6.0版政策包括12个部分,共100条。其中,对表落实上级要求12条、对照世行评价指向13条、对标先进城市经验19条、提升本地特色做法51条、补齐工作短板弱项5条。
第一部分“便捷准入准营准出”共12条举措,包括全面推行企业名称申报承诺制、在市场监管领域实行“一址一证”同业准入承诺制、 建立完善“个转企”重点培育库等。
第二部分“便利获得经营场所”共9条举措,包括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数字化审批、 深入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推行“工业上楼”新模式等。
第三部分“提升市政公用服务”共4条举措,包括全面实现水电气讯等“一口受理、一次踏勘、一站办理”、实现市政公用接入服务全市统一服务流程及受理标准、建立市政公用服务企业报装信用评价体系等。
第四部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共8条举措,包括推广“就业超市”“就业小站”“就业直通车”等模式、实施“蓉漂计划”“蓉城英才计划”“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等。
第五部分“优化金融服务和监管”共6条举措,包括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交子信易贷”平台合作开发线上信用贷款产品、推进地方金融监管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等。
第六部分“便利跨国生产经营”共9条举措,包括优化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出入境“关地协同”通关便利化措施、实行进口商品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优化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等。
第七部分“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共4条举措,包括推进数字化电子发票、完善纳税人缴费人权利救济机制、健全“信用+风险”的涉税专业服务监管机制等。
第八部分“加强商业争端解纷”共7条举措,包括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扩大企业合规试点改革、提升涉外案件解纷效率等。
第九部分“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共11条举措,包括全面推行电子投标保函(保险)、加强政府绿色采购、建立免检机制等。
第十部分“升级政务服务能力”共4条举措,包括加快推进“AI+政务服务”、“证照联办”融合审批改革、“一证(照)通办”等。
第十一部分“健全企业服务体系”共18条举措,包括设立惠企政策服务专窗、推行以市场主体专用信用报告替代企业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布局楼宇企业法律服务中心、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
第十二部分“促进营商环境一体化”共8条举措,包括加快推动成德眉资交易平台同城化发展、推进成德眉资集中采购机构竞争试点、推出成渝跨区域税费办理场景式服务等。
主要特色亮点
自2019年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以来,成都市委市政府接续出台完善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政策,从1.0版的“建体系夯基础”、2.0版“学先进补短板”、3.0版“树标杆创品牌”、4.0版“集创新求突破”、5.0版“优服务增活力”,到如今的6.0版“数字化强赋能”,成都已累计推出906项改革举措。此次6.0版政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特色亮点。
一是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价体系,突出新价值导向。6.0版政策立足法律监管框架、公共服务和监管服务效率三个维度,突出数字赋能、可持续发展、公平竞争等新价值导向。数字赋能方面,以“数字政府”“智慧蓉城”建设为统揽,通过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赋能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纳税、政务服务、综合监管执法等热点领域改革集成,2024年底前,基本实现所有简单事项“秒批秒办”“零材料办”,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不见面开标占比达到100%,数字化电子发票使用率达到70%,统筹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可持续发展方面,分别从绿色金融、绿色建筑、绿色税种等方面提出举措,如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开展直接融资,发行碳中和债券、气候债券、转型债券等创新品种,加快“绿蓉融”等绿色金融平台建设应用,开展政府采购工程支持绿色建材试点,出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税费政策清单》等,纵深推进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公平竞争方面,聚焦中小微企业发展困境,通过深入推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小微企业提供劳动关系事务托管服务,鼓励招标人减免优质信用企业、中小企业投标保证金,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面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客推广使用算力券等,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二是高位对表上级最新改革要求,突出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方面,紧扣优化发展环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等方面重点要求,实施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展企业合规试点等。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建设,提出公共资源交易、企业开办服务等同城化发展,推进成德眉资集中采购机构开展竞争试点,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跨市域异地办理,发布《成都都市圈人才开发指引(2024)》等,以营商环境一体化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紧扣企业对土地、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全方位需求,提出深化“标准地”改革,推行“工业上楼”新模式,加快推进“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资本市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蓉漂计划”“蓉城英才计划”“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等,进一步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聚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规范市政公用服务价外收费等点位上均进行了响应落实,并围绕外资研发机构、创新创业平台、科学仪器共享及创新券和算力券等方面提出科技创新服务举措,加强企业机会供给。
三是结合企业急难愁盼进行政策优化提升,突出优质高效服务。针对12345热线企业反映较多的同一地址原许可证有效期内未注销导致不能新办同类许可的堵点问题,在青白江区率先推广实施“一址一证”同业准入承诺制的基础上,将此项改革纳入6.0版政策全市推广实施,化解“前证不注销,后证难办理”难题。针对行业协会反映较多的疫情等原因导致部分企业信用记录受损等问题,在前期5.0政策加快信用修复便利化相关举措基础上,此次6.0政策提出以市场主体专用信用报告替代企业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实现企业在线一键申请“零跑路”。针对前期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涉企政策兑现率较低、知晓度不高等问题,成都在6.0政策中提出提高项目审核效率和资金拨付时效、建立12345亲清在线政策直播制度等,推动各级各部门为企业群众提供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政策宣传解读及问答互动。
6.0版政策与
《关于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的区别
一是在总体定位上,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通过的《关于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是新阶段城府以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的营商环境工作“管总”文件,6.0版政策是落实《意见》的配套举措之一。
二是在实施路径上,《意见》侧重突出数字中国的时代特点、智慧蓉城建设的成都特色,建立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体系;6.0版政策侧重全面参照世界银行、国省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动态对标先进城市,补短板强弱项,对近年来营商环境工作延续深化,迭代推进重点指标领域改革。
三是在推进时序上,《意见》作为阶段性指导文件,锚定2025年及2027年目标,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作出工作部署;6.0版政策作为营商环境年度性政策,对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1
市经信局是成都市能源保障、信息化推进和中小企业服务牵头部门,请问市经信局在提升电气等市政公用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有哪些具体举措及成效?
2
成都市营商环境进入6.0时代,市场监管局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部门,此次“上新”了哪些便民惠企改革举措,请简要介绍一下。
3
请问市住建局,本轮改革在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方面,有哪些创新和突破?
4
请问金融监管部门,成都近年来优化金融营商环境的成效如何?在成都市营商环境6.0版政策举措中,金融方面有哪些新的重点措施?
5
在这次发布的《成都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中,市法院围绕成都国际商事法庭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工作举措服务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请问在涉外商事纠纷化解,服务经营主体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下一步还有什么工作打算呢?
6
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方面,请问市税务局有哪些好的创新性举措呢?
(来源:蓉城政事)
声明:我们致力保护作者版权,如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编辑(028-61326206),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更多精彩,尽在「成都楼宇经济」视频号)
往期推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