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企业发展问题,成都将探索“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加强搭平台给机会,预计今年将开展“企需我应”对接活动500场以上,服务企业1万家以上。扩大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等信息发布范围,推进专用信用报告深度应用。成都还将持续降低企业成本,将更多小微企业纳入融资推荐清单,部分产业园区还将开展“园区秒贷”。今年,成都将盘活低效工业用地6500亩,更多企业将通过“科创券”获得在中试熟化、资源共享方面的支持。
企业需求从何而来?成都不断畅通全渠道响应机制,依托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构建“线上随时见、线下定期见”的政企交流新常态。线上线下收集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和诉求建议3.8万条,坚持“简单问题当场办,复杂问题统筹办,重大问题提级办”,优化“收集—办理—反馈—问效”全流程管理,企业诉求办理满意率达90%以上。
聚焦回应降成本、办事快、更公平、易转化、少打扰等需求,成都持续优化要素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和法治环境。打造“蓉易贷”平台,上半年放款2.4万笔,放款金额300亿元,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持续降低。打造“企需我应”品牌活动,常态化开展400余场助企惠企活动。向彬介绍,破解服务监管堵点难点,成都推动“有需必应、无事不扰”重点事项改革攻坚。上半年,全市兑现惠企资金52.43亿元,其中“免申即享”事项资金29.67亿元;聚焦企业融资需求,发布总规模超10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进一步完善优质企业发现培育机制,按照企业后备库、培育库、跟踪库实施梯度培育计划,打造更多“明日之星”企业。
更多新闻资讯欢迎关注“成都楼宇经济”公众号,秘书处在这里祝您一天好心情!
(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