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文创不是一条街区的特有,而是整个商业的必备!
2016-06-06 17:01:04
为城市繁荣助力

 

 


文创商业这两年真的是火得一塌糊涂!

去台湾、日本的商业地产和文创类的考察团是一波又一波。。。。

当“诚品”不再是单一的书店品牌,而是演化出不同的场所精神和经营内容,成为“城市人的集体创作”;当“方所”发出“回到更多诗歌朗读年代”的愿景,成为滋润心灵的优雅自在天堂; 当大悦城把文创街区引入购物中心大获成功,开启了国内购物中心文创街区的风行.....

这种有情怀、有温度、重设计、讲格调,并且能植入本地文化,创造出品质高雅、贴切实用、内蕴深厚的独特产品或公共场所,将物质载体与文化内核高度融合的文创商业模式,已然得到了市场热捧。


这不仅是商业地产为找到更多噱头而搞出的创新,更是社会经济和消费达到享受型阶段,城市中产阶层对生活美学追求提升的必然结果。

文创不是一个街区的特有,而是整个商业的必备!

现阶段,文创的呈现形式可能是一个单店或者是一个街区。很多人提到文创似乎就有一种误区:文创是一种中高端商业的特有格调。

其实,这只是一个阶段的现象。

文创所代表的生活美学正全面侵蚀整个商业的设计和环境营造,就连原来乱哄哄的小商品市场、菜市场都要搞出点美学调调才能留住中低收入的消费者。



因为消费意识在觉醒,消费已在消费之外!

在体验经济的时代,将消费者从电商重新引入实体店,就必须将品牌组合与生活、社交、娱乐紧密结合。从感官上、故事性和对生活的连接实现客户的黏性。

文创不是商业,而是生活!

文创品牌就是以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参与感互动性和情感上的贴切,吸引消费者热捧。在商业与文创的结合中必须强调“生活美学”的宗旨,强调对生活的体验,注重对“人心”的关注与反思。

文创商业的本质是内容为王的商业模式。

要想让购物中心摆脱千店一面的窘境,就要让每一个楼层、每一个店铺、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从硬件到软件,从业态布局到品牌营造都成为一个“故事讲述者”,购物中心的运营和定位就是这个项目的总编剧和导演。


这就需要购物中心的招商运营者深入了解每一个品牌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他们的客群的特征和互动模式,将购物中心、所属楼层、区域的定位和设计原则与品牌深入沟通,让每个品牌都能成商业调性和价值观的代言者。


目前,大陆和台湾的商业项目都在将文创融进自己的商业,并为此进行了多方探索,而每一操盘者都是一个优秀的故事讲述者。


比如北京朝阳大悦城的“悦界”,用“跨界”经营的思路,引入丰富业态,采用欧式街区建筑风格,营造小资情调环境,打造创新生活方式主题空间。“悦界”开业后带动场内销售类指标接连走高,楼层销售及坪效水平涨幅均在30%以上;同时,提袋率水平连续保持在历史最高位(60%)。开业已一周年的“悦界”不论是它的格调、传播的调性,还是投入的营运成本,朝阳大悦城都不是纯粹从经济角度去考量的,那么,这到底是“怎样一个算总账的过程”?

比如台湾的范特喜,作为一个持续保持创意与新鲜感的文创商业,最初以工业设计为主题,创造了第一个巷弄小聚落;后以烘焙、传统制造业、社区阅读等为概念,打造了“范特喜甜点森林”、“绿光计划”与“新手书店”;2014年,又以短期旅行为主题发展模范社区的街区巷弄;当下正建置青年旅社及创作换宿的空间,以及活化社区活动中心。范特喜用实践为文创商业的持续健康经营提供了现实参考。 


(来自商业与地产



【法律声明】


1、凡本平台注明原创的所有作品,均为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合法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进行复制和转载。如本平台转载的作品涉及著作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2、本平台文章载明的资料及数据系促进会精心筛选,力求精准、客观。但碍于水平及信息的局限,因此仅供读者参考,我会不因此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