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市委书记唐良智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罗强就《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送审稿)》作了说明。
接下来
楼宇君给大家快速解读一下
这次会议的重点
各位亲们搬好小板凳坐好
注意划重点哦!
把握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
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全会主要任务
①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②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对城市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
③审议通过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送审稿)》
④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重大意义
①顺应世界城市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②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的重大举措
③总结历史经验、厚植发展优势的内在需要
关于指导思想
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尊重、五统筹”作为核心指导思想,科学统筹城市发展的目标、指标、布局和功能,力求制定出集科学性、全局性、系统性、人民性为一体的高质量规划。
①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注重规划的科学性。
②统筹城市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增强规划的全局性。
③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增强规划的系统性。
④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注重规划的人民性。
关于基本原则
①坚持远近结合
②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结合
③坚持规划的指导性和操作性结合
为什么要修编总规
①成都上版总规于2003年启动编制,现距规划末期2020年仅剩4年多。《城乡规划法》规定,存在五种情形之一的,可申请修编总规。而当前我市存在“行政区划重大调整”、“国务院批准重大建设工程影响”等四种情形,也迫切需要启动新一轮总规修编工作。
②成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时限是2016年至2030年,正值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并为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夯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朝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奋力迈进的关键时期。
成都总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共编制了4轮城市总体规划。
1954版总规突出工业基地建设,奠定环形放射城市格局。
1982版总规形成东城生产、西城居住的格局,并强调保护传统历史城区格局。
1996版总规强调中心城区东郊工业结构调整,退二进三,提出城市向东向南发展。
2011版总规促进中心城区由圈层式向扇叶状布局转变,突出全域城乡统筹规划。
科学规划
时间:
近期:2016年——2020年
远期:2021年——2030年
远景展望:至2050年
最终目标: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城市性质:
国家中心城市
城市职能:
西部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风貌:
国际时尚、大气秀丽、蜀风雅韵
规划既着眼长远,科学谋划成都未来发展蓝图;又结合当前,科学把握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紧迫任务。通过远近结合,充分确保了规划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接下来,看看都有哪些大动作!
城市空间结构重大突破
①城市发展空间,打破传统圈层式结构,打造网络城市大都市区空间格局
②市域空间结构,布局为“双核一区、三带多网”
③市域城镇体系,打造“1+12+15+74”的四级城镇体系
④都市核心区,引导增量向东南扩展
功能承担
①中心城区:强化金融商务、总部办公、文化创意、国际交往等功能
②成都天府新区:强化国际化服务、创新服务等功能,创新驱动引领发展
③都市组团:强化区域性交通设施布局,建设各具特色的大城市专业化功能组团
④卫星城:坚持“独立城市”,走“先城后市”的新路
⑤新农村建设:坚持“城乡统筹”,保护川西平原特有的农耕文明和田园风光
交通规划
市域交通:
推进天府国际机场高速、成青高速等高速公路和新青金等快速通道建设
都市核心区交通:
适度发展现代有轨电车、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开行公交化列车
环境规划
生态建设与修复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规划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抓好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
在都市核心区规划两级城市通风廊道
城市风貌打造
打造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天际轮廓线,预留都市核心区重要开敞空间对龙门山、西部雪山的视线廊道
把握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着力重点
统筹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任务
新一轮规划开启新一轮征程
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成都将努力建设幸福宜居城市
成都加油
来源:微成都、成都全搜索
微信:cbeaa-2014
官网:www.cabe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