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
2016年国家级高新区最新评价结果
成都高新区综合排名跃居全国第3位
仅次于中关村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这份榜单标志着
成都高新区已稳居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
也是咱们创新驱动促发展的成果体现
其实全国高新园区届排名挺多的
官方的、民间的都有
但有一个排名,重要又神秘
这就是由科技部火炬中心每年颁出的国家级高新区评价。
为什么说它重要呢?
举个例子来说吧
要申请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国家级高新区
就必须在这个排名前20位以内才可以。
腻害了,word成都高新区
究竟什么推动着这个区域如此快速发展?
它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成绩和优势呢?
尖小微就和大伙来深度818
去年,成都高新区以130平方公里的面积实现产业增加值1436.5亿元,增长8.5%;经济密度进一步提升,每平方公里实现GDP达11.0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6.7亿元、增长15.3%;完成进出口总额1711.9亿元、增长19.2%;实现财政总收入376.6亿元,同比增长5.4%。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63亿元,同口径增长8%;地方税收收入112.55亿元,同比增长8.1%;基金预算收入62.44亿元,同比增长11.86%;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573亿元,增长27%,占全省48%,位居全国综保区第三。
同时,成都高新区大力实施“双创大引领”行动,形成了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的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区域内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全年新增各类科技型企业5200家,在孵科技型企业总量达12700余家,各类型企业存量达83371户,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居前列。
成都高新区2016年专利申请总量24833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703件,新增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31项,增幅达137%;新引进投资超100亿元重大项目4个。新增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5家,上市挂牌企业总数达132家,新增新三板企业数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第二。
面对全球化浪潮,成都高新区积极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对内壮大集群,对外招大引强,国际化发展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其中,中韩创新创业园建设取得进展。
新川创新科技园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开创性地和双流区共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与有“法国硅谷”之称的索菲亚科技园结为姊妹园区;柔性引进了邵斯达克、夏普莱斯、约翰·戈登、毕晓普4个诺贝尔奖人才团队,聚集国家“千人计划”102人、四川省“千人计划”281人,人才总量达26.9万人。
今年伊始,成都高新区就抛出了两大创新创业“推进器”——《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成都高新区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以“大空间、大视野、大集群”理念全面推动创新创业工作,并分别设立50亿元协同创新专项资金、50亿元大企业创新专项资金、50亿元领军人才专项资金,支持区域内双创人才、企业和载体持续壮大发展。
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都高新区还将推动出台示范区条例,发布实施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让示范区‘6+4’先行先试政策真正落地,深入推动科技成果权益改革,争取一批国家、省、市层面的政策先行先试。
在双创政策之外,成都高新区还将深化国家双创基地建设,把25万平方米中韩创新创业园、21万平方米中国—欧洲中心、10平方公里国际创新创业示范基地、40平方公里校地军民协同创新基地,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四大国家级平台”。
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还将深入实施创业天府高新区引领工程,常态化开展双创活动,加强与韩国、硅谷、欧洲、以色列等孵化器平台的国际合作关系,办好“创业天府·菁蓉汇”韩国主题活动、2017成都海峡两岸创新创业发展交流会,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和服务业聚集发展试验区建设。
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成都高新区将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全球产业体系的重要节点。成都高新区牢固树立工业强基理念,加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芯片设计、高端软件等主导产业聚集力度,引进一批过100亿元、50亿元的重大项目,做好现有企业服务,促进重点企业转移产能、稳产扩产、加快转型升级。
做大先进制造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户;完成工业投资265亿元、增长33%,工业投资占固投比重35%以上;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8%。
为持续推动生物产业壮大规模,成都高新区将聚焦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药工程、现代中药、体外诊断、智慧健康,招引全国知名大企业大集团,鼓励企业尽快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培育本土优势品种和企业,力争今年生物产业整体规模超过300亿元,生物产业投资超过40亿元。
成都高新区将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确保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今年,要引进各类持牌金融机构和区域总部10个,聚集金融机构850家,金融业营业收入达到58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150亿元,从业人员2.8万人。
此外,成都高新区以打造世界软件名城核心区为目标,推进产业载体、公共技术平台建设,聚焦发展IC设计与测试、动漫游戏、系统集成与运营服务、互联网+、云计算,力争今年培育50亿元企业1家,新增上规入库企业50家。
来源于:微成都
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联系方式:
秘书长办公室:028-86653220
秘书处办公室:028-86616330
会员服务部&宣传服务部:
028-61326206
招商顾问部&研究服务部:
028-61324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