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专业机构仲量联行发布最新研究报告,通过对成都市17家代表性购物中心和百货的5100位消费者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为成都的零售市场提供了一份很有意义的动向参考表。
报告显示,成都核心区域热力继续增加,成都远洋太古里(以下简称太古里)和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以下简称IFS)在近期的表现十分抢眼。而在新近网红、个性化业态中,成都本土品牌的表现可圈可点。
报告显示核心商圈相对客流指数由2014年的1.28上升至1.78,核心商圈在2015年经历品牌时尚化调整后,就大增吸引力,客流“回溯”。仲量联行成都董事总经理谢凌指出,“核心商圈的体量扩充和档次更替是其吸客能力变得更加稳固、辐射半径持续扩大的重要支撑,这种强化趋势未来仍将持续。”
除了目的性购物,社交聚会也是核心商圈热力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家的聚会通常会选择市中心,方便住在不同地区的朋友相聚。”
此外,游客的数量达到了一个新高点,占比从2014年的仅12%上升到现在的25%;而他们的消费力也从之前占比5%上升到现在的22%。“以前带外地朋友就去逛逛宽窄巷子、锦里;现在他们来都要求去太古里,许多品牌北京、上海都没有的货这里齐全,因此他们也会买一些东西。”成都市民陈勇说。
丹麦首相、阿里巴巴集团高层等都受邀,在近期参观过太古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太古里的代表性和国际化。
表现突出的业态还有餐饮业和新兴娱乐类业态。
情景类餐饮引发的话题性发酵进而形成圈层传播,成为商场增强目的性到访的吸客利器,是核心商圈树立风尚体验和社交标签的空间载体。
由本土甜品达人烂李子经营的Lan’s Patisserie在试营业期间就出现了排长队的景象,6月11日的正式开业典礼更是吸引了城中潮人无数,大家还以拿到开业邀请函作为潮人身份的象征。它的出现,带动了晶融汇一楼外侧的人气,旁边的东田越南粉等也人气旺起来。
除此之外,一些个性化业态也受到了商场的关注。以手工皮具制作起家的“骊作”本来是开在写字楼的一家工作室,但由于其鲜明的特色和良好的口碑被太古里引进,其月销售增加了300%,到店消费人数也增加了6倍之多,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业态的空白,也在圈层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今年,“骊作”还将在成都大悦城和万象城相继开店,足见独特业态对零售的重要性。
值得关注的是Lan’s Patisserie、“骊作”都来自成都本土,还有如今在各个综合体热度很高的花店“光合实验室”和十分活跃的甜品“Hibake”也均是成都品牌。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成都商务)
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
联系方式:
秘书长办公室:028-86653220
秘书处办公室:028-86616330
会员服务部&宣传服务部:
028-61326206
招商顾问部&研究服务部:
028-61324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