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即是新城:成都开启产业园区“黄金”时代
2017-07-17 17:09:45

聚焦成都重塑城市经济地理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具有“一业兴、百业兴”的乘数效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成都统筹布局建设66个重点产业集聚区,其中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占了很大比重。


成都市经信委表示:未来5年,成都将集中力量打造2-3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园区,争创1-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10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成一批示范性强的智慧园区。

高新区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

高新技术产业高地


  确保每季度都有10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化项目签约,全年力争引进项目100个以上、协议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2016年国家级高新区评价结果,成都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全国第3位,仅次于中关村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成都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成都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成都市在高新区布局了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天府国际生物城、高新区西部园区等产业园区,为主导产业向更高层次拓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载体支持。”

  据了解,成都高新区将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信息终端、信息安全、高端软件产业链,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服务、智慧健康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千亿级生物产业;超前布局新经济产业,围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智能经济细分领域打造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

  实现上述目标,关键在重大项目。今年2月,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在中国最大和最先进的晶圆生产基地落户高新区,累计投资将超过百亿美元。如果算上京东方6代线项目、英特尔先进封装测试技术落户及扩大产能项目,它们将有力地助推成都打造全球第二大新型显示产业基地。

  目前,成都高新区在建重大产业化项目66个,计划总投资1731.5亿元,第三季度拟新开工重大工业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161亿元

  天府国际生物城是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的两大功能区之一,由成都高新区与双流区实施共建。从零起步的一年多时间里,共签约项目62个、协议总投资788亿元。

  据悉,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等重要引领性和主导产业,成都高新区将组建“招培一体”的专业机构和团队,打造一支懂经济、懂产业、懂法律、懂政策、懂国际商务规则和精于项目谈判的专业招商队伍,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双流区 

做强三大临空主导产业生态圈


7月初,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了建设“一港四区”、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的目标。

  双流区的产业崛起路径更加清晰:按照“空港双流”定位,树牢“有所为有所不为”理念,突出打造航空产业、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三大临空主导产业生态圈,大力做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产业支撑。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部署,则为双流区优化临空产业空间布局提供了依据。结合成都市产业空间布局,依托机场枢纽、临空自贸区板块和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双流区将重点建设38平方公里航空服务业集聚区、44平方公里天府新区空港高技术产业园、57平方公里军民融合产业园,形成“一区两园、三业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个主导产业中,有两个剑指“5年后成为千亿产业”。

  依托成都航宇、中商飞、加德纳航空等项目,打造集枢纽服务、临空总部、制造维修于一体的航空产业经济圈,力争到2022年航空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00亿元

  依托中电子、中电科、海威华芯等项目,打造集芯片研发、制造、封装、测试、应用为一体的成都芯谷,力争到2022年以集成电路、信息安全、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500亿元

  通威太阳能双流二期规划建设的5GW高效晶硅电池生产线项目,计划在今年建成投产,这也意味着新能源产业发展正在提速。依托通威新能源、瑞迪机械、川开电气等项目,双流区加快推进太阳能、核能、储能及动力电池、智能电网等产业发展,力争新能源产业集群到2022年突破5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成都是四川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重要区域,为此专门在双流区布局了军民融合产业园。双流区将加快建设中物院银河·596等三大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规划打造环川大等高校智慧经济圈,力争到2022年军民融合产值突破500亿元

  为促进项目加快建成投产,双流区将秉承服务企业的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三到精神”,坚定企业投资发展信心和决心,保障项目按期建成投产。




金堂县 

争做先进制造业新引擎


随着成都推进“东进”战略和制造业重心东移,龙泉山东侧成了工业空间增量的主要拓展区域和工业经济增量的主要承载区域,开辟出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

  对于金堂县而言,主动承接“东进”发展、建设淮州新城,将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注入强大动力。金堂县86%的区域地处龙泉山及其东侧,腹地广阔、承载力强、保障充分,得益于实施产业差异化布局,成都在淮州新城布局了智能制造产业园、通用航空服务业聚集区等产业园区。

  2016年,金堂县育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户,产值超200亿元,以中节能、巴莫科技、环能德美等企业为引领,节能环保产业聚集度达80.9%。节能环保、通用航空、智能制造装备正是淮州新城智能制造产业园确定的主导产业。

该园区以金堂工业集中发展区10.7平方公里为起步区,依托淮口镇城市功能进行发展,2025年规划面积77.7平方公里,远期规划154平方公里。力争通过3年攻坚、5年培育、10年崛起,打造一座配套齐全的现代产业之城。

  这座城由三足鼎立,通用航空则是另外一个主导产业集群。去年4月,一条800×25米机场跑道在金堂县启动修建,经解放军总参谋部、空军司令部、民航西南管理局等单位批复同意,金堂拿到了建设一类通用机场的“入场券”。通用航空产业就在那时起步。

  根据规划,金堂县重点发展飞行器整机制造、通航运营服务、通航公共服务、通航教育培训和会展服务等。目前,四川中航通航集团投资65亿元的“通航产业园”、成都天颖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通用飞机总装试飞运营基地已签约落户,中航工业、海特高新、北京林达等也将带着相关通航项目接踵而至。

  据了解,金堂县将设立300亿元先进制造业发展基金,统筹30亿元财政资金,扶持产业发展;并建立“一对一”领导联系重点企业机制,加强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优化完善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简阳市 

建设两个千亿级园区


去年5月16日,简阳正式由成都代管,经过一年多的融合,简阳在成都产业强市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2016年,简阳市规模以上企业184户,主营业务收入757.9亿元,在全市排名第5位。但也面临着存量产业多、增量产业少,传统产业多、高新产业少,中小企业多、大企业少等困境。

  简阳同样是成都实施“东进”战略的重点区域,随着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的部署一一落地后,上述问题将迎刃而解。

  坚定不移抓工业、坚定不移抓招商——秉持“两个坚定不移”理念,结合成都市产业布局,简阳市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和航空航天产业,力争到2021年,建成简阳空天产业园、简州新城现代装备产业园两个千亿级产业园区

  据了解,空天产业园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由城南产业园、贾家工业点和平泉工业点组成。园区按产城一体规划建设,依托成简快速、成渝高速、成都二绕、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成渝铁路等与外界联通,园区重点发展卫星综合应用、运载火箭总装、航天器控制系统研制等航空航天产业,以及智能制造装备、航天服务、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

  简州新城现代装备产业园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毗邻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高新区东区及天府国际机场,与周边乡镇按“产城一体”规划建设。园区重点发展以航空飞行器、无人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和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业。

  据介绍,简阳市研究制定了鼓励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支持政策和重点产业园区(集聚区)规划建设导则,下一步将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深入开展以企招商、专业招商、小分队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就业带动强、税收贡献多的重大产业项目。

  而在今年,则重点推进59个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并力争引进投资50亿元、3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化项目。 



(文章来源:成都工业和信息化)

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

联系方式:
秘书长办公室:028-86653220
秘书处办公室:028-86616330
会员服务部&宣传服务部:
028-61326206
招商顾问部&研究服务部:
028-61324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