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的5大感官
2017-09-07 16:57:52

人类对外界的体验能力来自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这五大感官——人类借之明确传递感觉、情感、思想或其它体验的感官。


五感是人类感知外界事物的基础,因此为增强体验而充分调动五感非常重要。办公体验亦是如此。

 

今天我们从人的五感出发,来浅谈如何根据员工体验制定可持续性的措施,创造一个既能够实现节能环保可持续的工作场所,又能够使员工能够发挥自己最大工作效率的舒适环境。

提高视觉舒适度

照明

现在很多的工作任务是在有背光屏幕的电脑上完成的,比较强的照明灯光可能会造成过度供给,对人体也是种损伤。过度照明不仅昂贵,而且也会消耗大量能源,甚至可能导致头痛、疲劳、压力和焦虑。

 

我们应该将人工光照水平从750-1000 (适用于纸质阅读的照明水平)勒克斯(照明单位)减少至300-500勒克斯。为了保持理想的光照水平,建议使用联动日光传感器的照明系统。传感器根据空间接收的自然采光水平调节人工照明系统输出,不仅可以避免过度照明,也能够减少能源消耗。

采光和视野

人天生就喜欢窗户和自然光,尽管我们不能确切地解释为什么,但它确实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能量水平。

 

生理上,日光会提高血清素,自然采光和视野有助于恢复情绪和精神能量。纵观历史大事件,很多的生存取决于天时和地利;而现代大量的研究则表明:日光与睡眠、注意力、记忆力、生产力和整体健康的改善有关系。

这对办公室意味着什么?

我们的目标是为员工提供充足的自然光和视野。科学的工作场所布局是一个好的开始。当然,很难做到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靠窗的工位,但将公共区域如开放式办公空间、会议室、贵宾室和咖啡区设置在采光比较好的区位是个不错的替代方法。玻璃墙、门和隔板的设计及选材也都要有助于提升采光效果。

维持听觉舒适度

静谧的空间会让人觉得压抑,与此同时,扰人的噪音又使人烦躁。可你会发现事实上,在很多办公室里却无法避免噪音的产生——会议室隔音系统不佳、办公室内人来人往、办公设备持续不断的杂音或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转声等等。

3种降噪的方法:

  •  声音接收端:提供降噪耳机,保持员工与噪音隔离。

  • 声音源头:在噪音产生前进行控制。提供适合不同工作需求的安静空间或按不同类型的工作进行区域分隔:协作型、沟通型、专注型和私密型。

  • 声音传播过程中:通过吸音吊顶系统、软体家具材料、地毯和隔音机降低噪音,确保噪音的传播距离缩到最短。 

保持温度舒适

觉得办公室太冷或太热,而同事却感受不同?每个人体感不同,合理的温度范围大致在20-25度之间,同时因季节和着装不同而有所变化。当然这个合理范围对不同个体来说也不完全适用。研究发现,一栋办公楼中,员工对办公室温度的抱怨始终排名第一。  

 

控制室内温度在设定范围内对能量消耗也有影响,但在不降低舒适性的基础上减少能源消耗是有可能的。比如通过一些被动措施,如采用密封窗、窗膜降低太阳能热储存,百叶窗在夏季遮挡高温,在冬季实现保温效果以适应季节性温度变化。

公司也可以提供一些小型USB电风扇、披肩等来为员工消除不适的感觉,这些都有助于增加员工的工作场所体验。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假设大多数员工每周在工作场所花费大约40个小时,他们呼吸的空气对他们的健康和工作状态有很大的影响。不良空气质量会产生危险的负面影响,除非产生异味,一般你可能不会意识到空气是你状态不佳的罪魁祸首。

 

二氧化碳含量通常是室内通风程度好坏的指标。过高的二氧化碳含量会让人体感到不适,产生如胸闷、缺氧等不良反应,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办公室的过滤系统必须持续工作,将新鲜的空气引入,从而保持室内健康的氧气水平。

办公室内部产生的其他空气污染物,如有害的可挥发有机物及可吸入颗粒物,则可以通过建设和改造过程中的管理措施,选择低挥发性的家具、地毯、建筑材料等的源头控制措施,以及使用绿色环保产品等得到改善。一些较新的建筑甚至可以提供地板下通风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良好循环。

鼓励均衡、健康的饮食习惯

从理论上讲,大家很难把味觉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系到一起。但健康是员工综合幸福感的组成部分,它间接地影响工作场所的生产力。

 

提供健康食品和饮料的选择,是构建员工良好饮食习惯的最佳环境暗示。用天然、营养均衡的食物替代糖分、不良脂肪及非天然成分的摄入,可以让员工更加精力充沛。提供健康、安全的饮用水也是对员工福祉建立的有力措施之一。

员工是一个企业最昂贵的资产。无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什么,员工体验都应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支柱。当工作场所能有效地融合人和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则更有可能实现能源节约和全面提升员工体验的双赢局面。


(文章来源:仲量联行)

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

联系方式:
秘书长办公室:028-86653220
秘书处办公室:028-86616330
会员服务部&宣传服务部:
028-61326206
招商顾问部&研究服务部:
028-61324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