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BEP本地|成都将建设3个高端新商圈,打造夜间消费地标,未来成都24小时都有好耍的!
2018-08-21 17:14:08

到2020年,建成西部地区国际化程度最高、消费场景最潮、消费环境最优的消费中心,初步形成国际消费市场承接地、国际消费资源集聚地、国际消费时尚创新地,再通过若干年持续努力,最终建成辐射引领丝路沿线国家的消费门户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


本报资料图


01

国际消费市场的承接地


培育形成1个千亿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级商圈,3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端商圈,8个高品位特色商业街区,11大标识性消费场景。入境旅游人次占本地人口比重突破25%。


02

国际消费资源的集聚地


国际知名一线品牌入驻率超过85%,培育50个“成都造”消费品品牌,打响20个老字号品牌。


03

国际消费时尚的创新地


培育10个品牌节会,打造国际知名消费类会展首选地,形成时尚消费展示发布中心和新兴消费体验输出中心,引领带动中西部消费发展升级。


图据视觉中国


小锦20日从市政府官网了解到,《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后正式发布。


《行动计划》提出,将大力实施消费供给提升、消费场景塑造、消费品牌建设、消费热点培育、消费平台打造、消费生态优化六大工程,提升成都对国内外消费的集聚、引领和创新能力,打响“成都休闲、成都消费、成都创造、成都服务”四大品牌,努力将成都建设成为特色彰显、世界知名的国际消费城市。


为实现这一目标,《行动计划》提出了实施品质化消费供给提升工程、标识性消费场景塑造工程、多元化消费品牌建设工程、引领性消费热点培育工程、开放型消费平台打造工程等六大工程。


图据视觉中国


具体怎么做呢?


丰富“成都造”内容



实施品质化消费供给提升工程是《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之一,主要从推动商业零售创新升级、增加国际化消费品供给、扩大特色服务消费供给、丰富“成都造”精品供给等四个方面着手


在丰富“成都造”精品供给中,我市将支持蜀锦、蜀绣、瓷胎竹编等成都特色工艺美术行业开发传承天府文化和代表城市形象的产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合作,发展高级定制等中高端服务。


同时,推动熊猫文化、川剧文化、南丝路文化等文化衍生品创新,打造和输出一批相关主题文化的当代文学艺术、影视、动漫游戏、数字内容、创意设计等文化精品。


本报资料图


优选一批成都小吃、特色火锅、经典川菜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打造品种新、质量好、附加值高的方便食品和半成品。


推动服装、女鞋、家居等成都优势工业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重点加强研发设计、品牌推广,推动产业加快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此外,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基因检测等高科技、智能化产品发展,加大对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培育“成都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建设3个高端新商圈



打造具有成都标识的高品质商圈也是《行动计划》的一大重点。我市将加快将春熙路商圈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级商圈,实施老街区改造提升计划,升级现有商业业态,加快推动太古里二期建设,形成现代时尚文化聚集地和中高端消费目的地。


本报资料图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建设3个高端新商圈


——以金融城为中心、统筹地铁TOD(公共交通导向性发展)商圈开发集成打造高端消费商圈

——以双流空港为核心打造国际化消费商圈

——以锦江两岸为载体打造锦江夜消费商圈


通过做强产业推动商圈可持续发展,以高端项目带动商圈业态升级。差异化打造42个城市品质商圈,按照都市级、城市级、区域级三个层次,积极引导商圈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不断增强商圈整体水平和美誉度。


图据视觉中国


打造真正“不夜城”



在实施引领性消费热点培育工程中,《行动计划》提出,要挖掘夜间消费新动能,加快培育锦江夜间消费商圈,引入川菜、川剧等传统特色业态和现代新兴消费业态,打造成都夜间消费地标


图据视觉中国


按照《行动计划》,我市将依托商圈、特色商业街区、大型商业综合体打造一批夜间消费示范街区,鼓励商贸企业、餐饮企业等积极开展夜间经济示范点建设,引导商贸服务类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和营业时间,增加适合夜间消费的经营项目。


鼓励发展24小时不打烊餐饮店、便利店和娱乐场所,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开放夜间旅游或延长观光时间,打造一批富有成都特色的夜间消费活动项目。


加强夜间经济的环境营造,完善夜间公交线路布局和运营班次,按需延长公交线路夜间收车时间,优化地铁夜间低峰期运行组织,完善街面停车位管理、夜间临时停车的服务保障等。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