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是城市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被认为是城市中的“毛细血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
大部分城市街道具备较高的城市化水平
但城市街道交通拥挤、环境恶化
城市文脉缺失等问题随之而来
怎么解决城市发展中遇到的这个问题?
共享街道或许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
什么是共享街道?
👇👇👇
共享街道的理念最早是由一位英国专家在1963年提出的,之后由德国和荷兰的专家学者所发展,并在1970年代以后在欧洲、以色列和日本迅速推广。
“共享街道”的理念是让我们在街道空间中行人和车辆的平衡和互助,让街道空间成为包容性的城市公共场所,即可以让机动车顺利通行,又可以让行人安全的在街道上进行活动。
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了多个
非正式的商业型或居住型共享街道
来探究一下
世界上那些建设有共享街道的案例
👇👇👇
荷兰德拉赫滕(Drachten)
在2008年荷兰工程师
Hans Monderman去世之前
其设计的共享街道就享有盛誉
Tom Vanderbilt描述了
德拉赫滕这项空间共享计划的巨大成功
他写道,Monderman设计的街道
不仅移除了信号灯
甚至是所有的交通管制”
留下了充满魅力的城镇空间
它带来的结果却是更少的拥堵
更快的公交、锐减一半的交通事故
更多的手势和交流、更顺畅的交通流
2
瑞典北雪平(Norrköping)
北雪平是斯德哥尔摩附近的一个大学城
2004年,北雪平市中心的一个主要交叉口
被彻底改造成了共享街道
设计师Ben Hamilton-Baillie在
《建成环境》杂志上详细介绍过这个工程
这个地方用“特色铺装”替代了
原来的交通信号灯和其他道路指示标志
使其变成了一个适于步行
自行车和小汽车混行的广场
现在每天约有1.3万辆机动车使用这个空间
尽管这里的行驶速度比以前慢了
但拥堵却减少了
同时步行者和零售商却都增加了
当然这个广场也并非完美
老年人和盲人表示担忧
但也有研究发现广场的建设
带来了满意度和自信心的提升
在北雪平的共享街道改造之后,这里变的不再那么拥堵了
3
德国博姆特(Bohmte)
2007年,博姆特在镇中心
也建造了一条生活性共享街道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
博姆特将人行道、路缘石、道路标识物
交通信号灯及停车位替换成一种红砖铺装
从而使人们依靠常识
礼貌和相互尊敬来维持秩序
早前的一些报道肯定了这种做法
人们比从前更热爱交流了
居民们也更享受这样的氛围
交通不再是这里的主导了
4
英国伦敦
更具影响的伦敦中心城区
购物步行街肯辛顿主街
进行共享街道的改造大获成功
尽管这条街道的改造并没有其他地方显著
但新的交叉口和更窄的车道
的确给这个地区带来了积极影响
2006年,《伦敦交通》的一份报道指出
几年以后
这里的行人流量增加了7%
自行车流量增幅高达30%
更重要的是
撞车事故减少了一半
从改造前一年的66次
下降为改造后一年的34次
伦敦的肯辛顿主街在实施了共享街道改造后变得更安全了
5
新西兰奥克兰
奥克兰CBD 的几条街道已改造成共享空间
Elliott大街
小汽车专用标志物被替换成了石质铺装
尽管对这些街道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
但已有几项研究发现
这给行人带来了很多舒适感
2014年对Elliott大街的一次安全审查发现
这里的车速和车辆数都出现显著下降
在行人稀少的夜间
可能会鼓励驾车者提速的情况下
2014年的这份报告
建议采取额外的交通稳静化措施来
确保机动车在夜晚也能保持低速行驶
但基本上共享街道改造项目
并未发现有交通事故增加的情况
总之,这份研究表明对于共享的空间环境
道路使用者更多的交互作用
并未转化成更多的交通伤亡事故
在经历了共享街道改造后,奥克兰Elliott大街的机动车平均时速下降了,尤其是在白天
6
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
2014年4月
西雅图开放了贝尔街公园
这是一个由4个街区改造成的
56,000平方英尺(约5200平方米)的生活性街道
将鼓励行人、自行车和机动车共享街道空间
通过移除路缘石,平整铺装
增加街道家具,去除车道线
使人们能够聚集在食品车
花园和游乐设施附近
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共享街道
有批评者认为
共享空间太拥挤了
小汽车驾驶者感觉
这种新的交通规则制度其实质
不过是逼迫他们离开贝尔街的一个小花招
然而据报道
这个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却因此有所上涨
而随后西雅图也计划至少再建两条共享街道
西雅图贝尔街公园
(来源:城市观察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