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BEP本地|全球首个“进博会”,成都6个项目现场签约!揭秘背后的“世界级功课”
2018-11-05 18:13:44

今天,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

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

是一次开创性的举措,

是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点击查看更多↑

萌萌的熊猫进宝

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吉祥物。

它手持代表幸运的四叶草,

向你发出来自进博会的邀请。

点击观看精彩制作的创意微视频《听!进宝这样说》,告诉你原来是这样的一个进博会。


毕竟连吉祥物都是萌萌的“滚滚”

更多“成都元素”当然不会缺席啦~

接下来就和小布一起去看看:

成都在进博会上有哪些“表现”?

又做了哪些“功课”——



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前夕,进博会重要配套活动之一的“四川省-跨国公司供应链对接会”昨日在上海举行。会前,四川广泛组织采购商报名参会,引导四川企业参加国家举办的展前、展中贸易对接会,与国家公布的1261家参展商开展贸易对接,提前锁定了一批成交意向。对接会上四川相关企业与澳大利亚、美国等企业共有7个项目集中签约。其中,贸易类 5 个、投资类 2;涉及葡萄酒及农副产品进口、化工产品、智能制造、整车生产及组装、文化旅游、大数据等行业。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一角


现场成都共有6个项目签约,包括成都兴城投资集团和富德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签署国际知名IP文化旅游项目;中嘉汽车和延峰安道拓签署成都中嘉汽车XC60、S60整车制造采购项目;成都商务投集团和澳大利亚世界星有限公司签署葡萄酒及农副产品贸易合作项目;成都天奇集团与力拓矿业亚洲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等。


 

进博会”拉开了帷幕,

成都企业如何在这个崭新舞台上亮相?

为在展会上多采购、多合作,

参展企业纷纷提前做了“世界级功课”,

打算借进博会举办契机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技术,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

寿建鸿的职业新故事

和他为进博会做的“世界级功课”

  • 功课1 引进来,不出国门“买遍全球”

    外商名单太多 “进博会”期间见不过来


    随着成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消费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成都消费者更加关注商品的品质、内涵以及购物的体验并提出了其他多元化需求。”寿建鸿分析道,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质量的进口消费品进一步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好地满足了成都市民的新兴消费需求。


    “6日到11日的所有行程,我都排满了,需要密集地见外国客商。其实我的同事给我提供的外商名单远不止这些,实在是见不过来。”进博会只有短短6天,但之后会一直保留网络展示,相信有更多元的电商平台通过各自的渠道引进这些商品,这会给中国消费者带来实惠。“我们要全力准备参展,参加进博会不在于当场签下多少单子,而在于让成都市场和海外商品及服务彼此熟悉,为后者步入成都做好准备。”寿建鸿说。


  • 功课2 走出去,让全球企业了解成都

    贸易有来有往 明年赴“一带一路”沿线推广“成都造”


    “贸易都是有来有往,进口出口是相互的。二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例如,西班牙的那家公司在考察成都红酒市场的同时,也对成都的制造业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今年,他们还希望能进口成都产的生活日用品、小电器。”有着10余年进出口贸易经验的寿建鸿说,进博会不止为成都的采购商搭建了高效的沟通平台,更为全球企业提供了深入了解成都的绝佳机会。


    事实上,“国际范”早已是成都广为人知的一个标签。无论是缔结的友城、“引进来”“走出去”的项目企业,还是不断涌入的外籍人才,每一项背后的数字,都足以看出成都与世界对接的深度与广度。如今,依托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高效国际物流通道、自贸试验区的贸易便利化,以及成都高效的通关环境等优势,成都国际商贸城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目前,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企业都表达了同我们合作的意向。明年我们将赴印度、斯里兰卡、柬埔寨等国家推广‘成都造’产品。”寿建鸿说。

4日,媒体记者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闻中心内查阅资料


  • 功课3 借东风,向世界先进经验学习

    在创新中发展 开放的成都为企业打开窗口


    借着进博会的东风,不仅给成都消费者提供了享受到更多进口商品的机会,还将为成都企业打开一个向世界学习先进经验的窗口。“一件跨境商品进入中国通常有两种情况,一个情况是目前国内的产品还不够细分,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另一种情况是我们的市场原本有这个产品,但品质不一定有进口产品出色。”寿建鸿分析道,但无论是哪种情况,进口产品进入成都市场受到欢迎,是为了满足成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更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引入这些进口产品也能促进成都整个产业的发展,倒逼本地企业创新发展。“没有相关产品的,可以鼓励我们企业自己生产;已经有相关产品的,可以督促本地企业生产得更好。”在寿建鸿看来,从市场角度来看,高品质进口产品的进入是自动在供给侧进行了推动、升级,“不好的可能会被淘汰,但好的会越来越好。”



成都这次只是组团去上海“买买买”?

没那么简单!

成都更是要迎势而上,招财进宝~

毕竟当今时代,谁成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谁就能占据全球城市网络体系的节点位置,

就可能成为世界城市。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建设西部经济中心,成都要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为导向,构建以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核心的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面向亚欧、辐射西南的经济中心。


新闻回顾→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表大会举行新闻发布会 


今年6月2日,成都市召开对外开放大会,并指出成都要以供应链思维谋划国际物流体系建设,打造面向全球的制造业企业配送枢纽、面向泛亚的国际区域分销企业配送枢纽、与全球接轨的国际供应链服务保障体系;要以自贸区为载体谋划国际投资贸易平台建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和新兴贸易快速发展。


新闻回顾→@全世界 成都扩大对外开放拿出了18条重磅“干货”!快来get


成都出台了《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对成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新闻回顾→成都打造西部对外交往中心,33个大动作将刷新你的未来


今年10月,《成都市加快跨境电商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印发实施,6项行动计划、21条具体工作任务陆续开展,到2020年,将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400亿元以上,传统实体企业成功应用跨境电商3000家以上,集聚跨境电商服务企业1万家以上,吸引创新创业人才10万人以上,积极打造“中西部跨境电商最优产业生态圈”,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新闻回顾→为用好“蓉欧快铁”战略通道,范锐平10天“跑”了3个国家


随着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成都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同样在10月,成都再出新政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成都市跨境电商资金扶持政策》在支持跨境电商主体招引、支持跨境电商主体培育、支持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支持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发展、支持跨境电商服务体系建设、支持跨境电商基础功能建设6个方面提出了20条资金扶持政策。


数据说话:


目前成都与 228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286 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2017年,我市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 3941.8 亿元,同比增长 45.4%;实现服务进出口总额968 亿元,增长 19.2%;外商直接投资 18.4 亿元,增长 59.1%。 


发展新机遇,扩大“朋友圈”。

成都这份智慧与勇气并存的

“买买买”清单,你种草了吗?

(来源:图文视频综合自央视网、新华社、成都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