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BEP本地|建设“三城三都”,成都同时发布六个三年行动计划
2019-02-15 18:02:21

2月14日下午,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成都推进“三城三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具体内容。

作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

“三城三都”怎么建?

↓↓↓

先来一波解释

什么是“三城三都”建设?

成都专门成立推进“三城三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世界文创名城、赛事名城、旅游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共6个三年行动计划。


再来看看具体计划

“三城三都”到底怎么建?



世界文创名城







名词解释:

世界文创名城,是指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辐射力和聚集力,在文化保存或者创意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领先全球优势、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空·


三年行动计划:

策划筹备、促建开工、建成达产127个以上重点项目


根据《成都市建设世界文创名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2018年,全面谋划、启动世界文创名城建设,建成超过450万平方米园区载体,年内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1000亿元,占GDP比重约7%。


——2019年,深入推动世界文创名城建设,打造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和平台,传播天府文化取得新进展,建设文创产业生态圈、产业链取得新成就。建成超过620万平方米园区载体,年内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1350亿元,占GDP比重约9%。


——2020年,加快建设世界文创名城,建成一批具有区域带动力、全国影响力、国际知名度的文创园区、街区、小镇、企业和品牌,形成特色鲜明、附加值高、原创性强、成长性好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建成880万平方米的园区载体,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超过1800亿元,占GDP比重约10%。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师江介绍,成都在三年间将策划筹备、促建开工、建成达产127个以上推进世界文创名城建设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480亿元。加快建设天府锦城、成都自然博物馆、言几又天府国际文创中心等标志性项目。



世界旅游名城







名词解释:

世界旅游名城,是具有世界级的旅游核心吸引物、全球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国际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国际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旅游地位和不可复制的旅游竞争力的世界性城市。

空·


三年行动计划:

围绕熊猫、交子、绿道、休闲、美食五大品牌


根据《成都市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2018年,力争接待旅客达到2.27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3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00亿元。


——2019年,力争接待旅客达到2.6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3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650亿元。


——2020年,力争接待旅客达到3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4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00亿元。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敏介绍,成都将紧紧围绕熊猫、交子、绿道、休闲、美食五大品牌,做好重点工作。


“中优区域”打造以都市休闲、时尚购物、美食体验、音乐娱乐等为特色的都市文化休闲旅游区。

“西控区域”打造集世遗观光、文化体验、康养度假、自驾露营为一体的世界旅游名城核心区。

“东进区域”建设集山地运动、郊野游憩、生态观光、低空旅游等于一体的运动休闲度假旅游区。

“南拓区域”形成以商务会展、文化创意、互动体验、主题娱乐等为特色的文创旅游发展区。

“北改区域”构建集国际贸易、免税购物、工业旅游于一体的临港保税旅游区。




世界赛事名城







名词解释:

世界赛事名城,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位界和影响力,自主选择以体育为突破口的创新型城市,是宣示城市的崛起和融入国际社会的重要标志。

空·


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组织举办67项国际重大赛事 

根据《成都市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场馆建设:

2018年,开展天府奥体城城市规划编制和场馆策划;启动凤凰山体育中心、龙泉驿区皇冠湖体育中心等重大体育场馆群的规划建设。


2019年,全面推进天府奥体城配套设施和成都体育学院建设;完成中国乒协西部国际培训中心、双流体育中心的改造升级。


2020年,天府奥体城骨干路网基本成型,成都体育学院基本建成。



赛事:2018-2020年组织举办67项国际重大赛事。

巩固“熊猫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国际网联青年大师赛、成都国际马拉松、中国马术节等品牌赛事;


举办好中国·成都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2019年男、女子乒乓球世界杯、2019-2020年国际篮联3X3世界巡回大师赛,铁人三项世界杯等国际赛事;


积极申办2022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为代表的网球、篮球、足球等国际体育组织的单项顶级赛事,以及世界综合性运动会。


成都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熊艳介绍,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成都将以体育场馆规划为重点,着力构建均衡发展的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体系,统筹推进全市体育场馆建设;以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高级别品牌赛事培育为核心,筑牢世界赛事名城的主体支撑;以实施“体育+”工程为抓手,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业态布局;以打造体育赛事运营管理核心团队为重点,培育专业化、复合型的市场主体。




国际美食之都







名词解释:

国际美食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以美食为创意主题的城市称号。成都高品位建设国际美食之都,就是要坚持弘扬美食历史传承,积极推进美食产业发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使国际美食之都成为成都的响亮城市名片和核心竞争力。

空·


三年行动计划:

打造3-5个能代表成都形象和发展水平的特色餐饮集聚街区

根据《成都市建设国际美食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2018年,全市餐饮零售额实现880亿元。


——2019年,成都美食文化的海内外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全市餐饮零售额达1000亿元以上。


——2020年,建成国际美食传播中心、国家美食文化交流创新中心、川菜标准制定和发布中心、特色美食人才培育和输出中心,全市餐饮零售额突破1100亿元。


成都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书记朱容介绍,推进国际美食之都建设,成都将结合实施“中优”战略和天府锦城建设,打造3-5个能代表成都形象和发展水平、符合国际化要求的特色餐饮集聚街区。在城市新区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建设2-3个多元业态和特色文态有机融合的国际新区核心美食圈。此外,成都还规划了包括凤凰山国际美食城、川菜国际小镇、夜游锦江美食街区、宽窄巷子美食街区、锦里美食街区第一批特色美食文化综合载体。同时,成都还将重点策划实施亚洲美食节、成都国际美食大会、成都火锅月等活动,设立成都“老字号”博物馆,扩大成都美食文化全球影响力。



国际音乐之都







名词解释:

国际音乐之都,是城市音乐生活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现代都市,如国际古典音乐之都维也纳、乡村音乐之都纳什维尔、电音音乐之都阿姆斯特丹等。

空·


三年行动计划:

力争每年较高品质音乐演出达300余场次

根据《成都市建设国际音乐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2018年,全年举办西部音乐节、草莓音乐节、熊猫音乐节等各类音乐演艺活动1600余场次;引进音乐企业103家,重点项目39个,全市音乐产业产值达397.86亿元,同比增长21.69%。


——2019年,推进交子(城南)艺术中心、成都大剧院等设施规划建设;创作推出一批本地音乐产品,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乐团、剧目和赛事活动来蓉举办;音乐园区小镇初具规模,音乐演艺市场更加繁荣,力争全市音乐产业产值突破470亿元,保持20%以上增长。


——2020年,实现室内音乐演艺场所座位达3万座以上,国际化重点音乐品牌活动达30个以上,特色音乐园区小镇成为众多音乐人的追梦地和产业项目聚集地,音乐产业保持20%以上持续增长,产值突破570亿元。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敏介绍:

成都将积极引进波士顿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等国内外知名乐团,力争每年较高品质音乐演出达300余场次;

持续打造于音乐之都相适应的街头音乐风景线,力争逐步实现招募街头艺人200余组,每年开展街头艺人表演2000余场次;

每年开展音乐产业招商推介3-5场,扶持培育面向全国、优势突出、规模较大的本土音乐企业达10个以上。



国际会展之都







名词解释:

国际会展之都,是指具有国际顶级会展项目、国际化水平的市场主体、先进完备的会展基础设施、专业的会展人才培育平台、完善高效的会展服务功能、成熟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国际化城市。

空·


三年行动计划:

2020年举办重大展会活动1000个

根据《成都市建设国际会展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2018年,全市举办重大展会活动689个,其中国际性展会156个,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三突破”:展出面积首次突破千万平方米;会展业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参展参会人数首次突破一亿人。


——2019年,年举办重大展会活动850个,展出面积达到1100万平方米,会展业总收入达到1320亿元。


——2020年,年举办重大展会活动1000个,会展业总收入达1530亿元,国际会展之都雏形初现。


成都市贸促会(市博览局)党组书记、市贸促会会长、市博览局局长陈赋介绍,成都将培育“四名”,加速推进会展国际化进程。具体包括:

打造“名展”,2019年全市计划举办具有品牌性、国际性、规模性等重大展会52个,平均每周就有一个;

培育“名企”,目前,全球排名前10的会展企业已有7家在成都开展项目合作,今年成都有信心将此数据增加到9家;

建设“名馆”,提升成都会展服务中西部、服务全国乃至全球的能力;

壮大“名企”,开辟会展“东进”新空间,规划建设金堂通用航空会展中心,加快规划建设新津天府农博园等。


(来源:成都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