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建筑艺术·探索管理意境
—记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建筑师吕维锋
【吕维锋,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造师,哈尔滨商业大学和吉林建筑大学兼职教授和硕士生导师,成都市政府部门重大行政项目决策咨询专家,攀枝花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宜吾规划建筑设计事务所和上海维仁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曾任职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阳光新景集团(香港上市公司恒盛地产0845.HK)、新希望集团房地产事业部和浙江众安房地产集团(香港上市公司众安地产0672.HK),从事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和集团管理工作,历任总工程师、副总裁、常务副总裁和CEO等职。】
从大上海走向世界的建筑师
吕维锋是职业建筑师也是项目管理专家,同济大学建筑学和英国Manchester大学工程项目管理两个专业背景使他在工程建设领域具有卓越的思想定力和精湛的技术才略。其各类设计作品横亘世纪之交,分布大江南北,市场触角延伸至非洲和北欧,在全世界为中国人争得着荣誉和光彩。在成都生活过多年,担任过新希望集团房地产事业部掌门人的吕维锋一贯自豪地称成都是第二个故乡。
在80年代初吕维锋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入了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开始走进了广博的建筑学领域。大学毕业后吕维锋直接考取了同济大学的研究生,师从建筑泰斗梁思成的研究生葛如亮教授,开始从事旅游建筑的研究。在通过了《旅游建筑点线面发展研究》的硕士论文答辩后,留校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始了建筑师的职业生涯。
在同济大学工作的7年时间了,吕维锋从简单的企业大门设计开始,先后完成了福利院、幼儿园、银行、办公楼、高层住宅直到综合医院等众多类型的建筑设计,这些早已落成的建筑物是无电脑时代建筑师在图板上手工绘图的一栋栋具体缩影。建筑师将每一项落成的建筑都比作自己养育的孩子,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绘制再到建设施工就是一座建筑怀胎孕育的全过程,这期间倾注着建筑师太多的心血和汗水。
英国的空气中飘荡着典雅和朴华的气息,Manchester大学的工程项目管理专业为身为建筑师的吕维锋又打开了另外一扇体验筑道的知识之门。1996年4月应 CCMU组织的邀请,在Manchester举办的主题论坛和展览活动上,吕维锋携率其在中国多年的设计成果参加了交流活动,展现了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语义下的中国建筑成就,传递出上世纪末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最新信息,表达着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中国工程建造的思想系统,展露了中国新一代建筑师的社会担当和时代风采。按照今天的话意语境讲就是在西方主流科技论坛上发出了中国建筑界的厚重声音;在世界前沿科技论坛上讲述了中国建筑界的创新故事。
1996年4月吕维锋在英国举办建筑设计展
建筑学专业教会的是如何设计建筑;而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给予的是建设项目从启动到运营全过程的管理知识。建筑设计提出的是“筑”什么的固态课题,而工程项目管理描述的是如何“道”的流动管控,两者互为因果、相得益彰。就像建设工程辽阔天空中指引项目前行的两颗璀璨的启明星,它们共同谱写着筑道的征程。
吕维锋四川作品一
都江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2008年
从建筑师走向CEO的经理人
1999年底回国后吕维锋积极投身于民营房地产公司的发展,将国际化项目管理模式引入到中国传统房地产企业之中,为提升中国特色背景下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贡献着技术学识和经验才干。通过组织建立和推广实施作为企业管理核心内容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和管理表单三大管控体系,他以自己的才干使再造的企业在管理理念、投资回报、成本控制和社会效益等综合指标上得到倍数的提升,新希望集团房地产事业部就是吕维锋在管理领域服务企业的最好例证。由他首创的异地多项目矩阵式房地产企业管理模式和与之相匹配的九大企业职能框架,解决了长期困惑房地产企业发展的管理瓶颈,厚厚的管理手册至今仍然在企业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如今他工作过的企业都已经成为香港的上市公司,这同他当年为企业引入英国学到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无不有着密切的关联,为中国建设引进管理思想和系统模式就像引入先进科学技术一样,同样重如泰山,同样可圈可点。在当今中国发展进入了质量为先的新时代,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要科技要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吕维锋的企业管理项目化的理论和实践必将助力中国企业跨越到更高的水平。
吕维锋四川作品二
都江堰壹街区体育公园接待室,2009
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吕维锋为服务的企业奉献的是管理的思想、制度的架构、职业的操守和高尚的人品。他不为权所宠,公平坦荡;不为利所惑,浩然正气;不为名所扰,心平气和;不为技所缚,勇于创新。他希望通过完整的企业模块塑造使奉献过的企业不以人员的流动而变形,基业长青,宏途永续。今天,从吕维锋服务过的企业那里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开花生根的管理意境。因为英国的项目管理专业背景和七年的著名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工作经验,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各个高校和各类培训经常邀请吕维锋举办讲座,介绍英国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秘籍,分享他作为企业CEO的管理经验,吕维锋总是不遗余力的传经送宝,把自己的所学所用贡献给社会和贡献给受众。吕维锋的讲座和授课生动活泼,案例丰满,见解独到,深入浅出,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给学员充分的实战思考和运用实务,深得学员拥戴和喜爱。多年来包括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攀枝花学院和成都理工大学在内的四川省内的高校和政府都邀请过吕维锋前来授课。
有形的工程建设看得到摸得着有技术能力就能战无不胜,而无形的项目管理看不见摸不着想提升经常无从下手,这是摆在政府、企业和各类组织面前的管理课题。吕维锋将英国学习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同中国建设发展的管理实践相结合,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紧扣中国社会特色,紧贴项目实际需求,为我们带来的无形管理效益最好的体现了海归学人留学报国的爱国理想,在科技报国的时代大潮中书写出了管理报国的独特篇章。
从职业经理人走向创业之路
在走过了七年著名企业职业经理人的道路之后,吕维锋再次开拓自己的蓝海选择了创业之路,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义在创新创业和创作创造上。
2006年他以同济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两个所学专业为基础,创立了宜吾设计(EVE)(www.shanghaiEVE.com)和维仁管理(VPM)(www.VisionPM.net)两家企业,在设计领域从事战略策划、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和平面设计;在管理领域服务于地产投资、项目管理、工程顾问、咨询培训和企业管控,将专业知识、设计实践、企业经验和国际思维融会贯通,将个人的职业发展同祖国的建设需要紧密相连,探索着设计报国和管理报国的人生价值观。
吕维锋钢笔速写作品
成都太古里,2018.9.9
在10年的创业时间里他先后完成千余项各类设计项目,其中多数已经付诸实施;完成了无数项工程项目的顾问咨询工作;为政府、企业和高校举办了管理和设计类专题讲座数百场;培养了若干名本科实习生和研究生,成果卓著,成绩斐然。他在《时代建筑》、《项目管理技术》、《理想空间》、《园林》和《地产评论》等中国科技刊物上发表了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其中中国知网学术论文检索数十三篇。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同济大学出版社近年先后出版了《筑道-吕维锋论文集》、《绘道-吕维锋手绘施工图集》、《规道-吕维锋规划设计探索与实践》和《速写清迈》四本专著和绘本,更多的研究论文和著作吕维锋仍在勤奋的筹划撰写中。
继2014年“筑道-吕维锋建筑艺术设计展”全国巡回展上海第一站之后,吕维锋将第四站选择在他第二个家乡成都,这场由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和楼宇经济天府学院联合主办的设计展把中国海归建筑师的设计作品同“家乡亲人们”的热切期盼紧密结合在一起,必将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行者都是家乡盛开的鲜花,无论行的多久,总是留存一股浓郁的温香同家乡含合在一块,也正因为有着这丝柔情和爱意,人这朵鲜花才能开的艳和开的久。吕维锋何尝不是我们“四川家乡”的这朵绚丽的鲜花呢!
吕维锋四川作品三
攀枝花滨水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10年
结语
吕维锋是位思想活跃、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和爱好广泛的归国人士,留学英国多年使他养成了务实求真的做事风格和儒雅谦逊的为人格调,他总是把所学贯穿所用,把所用嫁接所爱,将兴趣爱好融入自己的设计和管理工作,用设计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深着自己的爱好兴趣。在学术上我们看到了他有著作成果有论文发表;在设计上我们看到他有规划作品有建筑设计;在管理上我们看到他服务过的企业枝繁叶茂和壮大发展;在研发上我们看到他有如都江堰壹街区体育公园接待室等纸模这样的3D建筑纸模产品;在教育上我们看到他身兼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为培养国家未来栋梁尽心尽职;在艺术上我们看到他的建筑钢笔画有获奖有展览;在创意上我们看到他的“我是建筑师”产品获得第一届全国乐龄游戏创意设计大赛奖项;在体育上他曾经是同济大学长跑队成员,代表大学参加上海大学生环城越野赛;在表演上他曾是同济大学话剧团成员和广播电台播音员。目前吕维锋正在以战略性的视角、国际化的理念、技术性的专长和品牌化的独特在设计与管理领域致力于产、学、研综合发展,我们祝愿“成都籍”建筑师吕维锋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谱写出更为精彩的人生作品,用心家乡,报效祖国。
吕维锋在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