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呈现总体平稳发展态势,实现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950.16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238.2 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5.1亿元,同比增长8.7%。
昨日,市商务局主要负责人就全市一季度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从服务业投资、国际消费城市建设、开放型经济成效以及服务业改革创新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解读并表示,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实现稳定增长,加快高质量发展转型。
服务业投资稳步提升
新增市场主体服务业占比超过九成
“新增市场主体服务业占比超过九成。”市商务局主要负责人分析表示,服务业新增市场主体84711户,占全市新增市场主体的93.15%。其中,传统商贸和服务类行业新登记市场主体占比较高,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新增市场主体排名前三,合计占全部新登记数量的74.24%。
此外,服务业招商引资占比超过六成,全市新签约引进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含增资)51个,总投资786.92亿元。与此同时,全市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319.6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总投资的69.1%,同比增长8.3%;其中,服务业民间投资实现540.9亿元,同比增长8.0%,更是创下自2016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服务业功能区已成为重大项目建设主战场。数据显示:全市304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04.72亿元,占全市产业化重大项目完成投资的55.8%;同比增长11.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4.6个百分点。上述负责人表示,其中,产业功能区内服务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14.2亿元,占全市服务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的70.3%。113个生活服务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47.1亿元,占全市服务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的48.3%。
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新进展
目前已有近300家首店落户成都
一季度,共计有60家首店开业,其中包括3家全国旗舰店、8家全国首店、14家西南首店。在新开的60家首店中,伊藤和远洋太古里分别引进11家和10家首店……记者发现,除了传统的时尚服饰、网红餐饮等继续飘红,全国首个落户购物中心的航空博物馆、西南首家室内最大马术俱乐部、全国首个APEX SPORTSCLUB沉浸式体育体验运动馆等文化类、体验式的新兴消费纷纷入驻。事实上,截至目前已有近300家首店落户成都,成都国际消费城市魅力持续彰显。
另一方面,一季度成都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5215.13亿元,同比增长26.70%。网络零售额873.79亿元,同比增长22.70%,其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461.26亿元,服务型网络零售额412.53亿元。数据可以呈现出,不论是从实物产品网络零售来看,亦或是从服务产品网络零售来看,线上表现出良好竞争力,“互联网+”加快发展,新业态、新供给让居民生活更美好,出行更便捷。
此外,作为国际美食之都,一季度表现不俗,更是呈现出供消两旺,实现餐饮收入255.1亿元,同比增长21.9%。假日经济推动餐饮收入增长明显,仅清明假日期间,我市15家餐饮品牌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3%。
开放型经济成效显著
一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238.2亿元
今年全市商务工作会议明确,不仅要稳消费、稳外贸、稳投资,又要从开发新品类、开拓新市场促进消费升级角度拓展“新消费”,从加强外贸转型、项目储备和精准招商、投资促建等方面拓展“新外贸”“新投资”。
而一季度数据也对此有积极的“回应”。一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238.2亿元,占全省外贸总量84.8%,继续发挥全省外贸“主干”作用,同比增长2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7.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对外投资保持持续增长势头,一季度,全市新备案境外投资企业16家,同比增长12.5%;备案投资总额8.4亿美元,同比增长7倍。其中,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积极性持续高涨,新增备案投资企业中有15家是民营企业,占总数94%。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一季度全市服务业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值得关注的是,成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45.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69 %;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正式启动。此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深化推进,出台《2019年成都市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要点》,积极推动人员自由往来和服务自由交付。
(来源:成都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