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BEP资讯|支持新城建设 成都楼宇携手共享龙泉新机遇
2019-05-23 18:52:09

共建共享“新城”新机遇

成都经开区东安新城投资环境推介会今日举行

成都商务荟第六期携手看龙泉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城市经济的细胞,如何高效、有效并且精准的服务企业,进而达到丰富政企服务内容,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推动提升成都营商环境水平?


今日,由市商务局、成都经开区管委会、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特别支持的成都商务荟第六期——“助力大运会 共享新机遇”,成都经开区东安新城投资环境推介会在蓉举行。


成都市商务局局长陈麟、成都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皮大云出席活动并致辞,活动由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尹建主持。此次活动包括促进会重要成员仁恒置地、绿地集团 、富力地产、金科置信集团 、戴德梁行以及港中旅、中海物业、睿意德、永立集团、复豫智慧零售、省旅投、蓝润集团、苏宁置业、领地集团、泰国正大集团、远洋集团等2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负责人参会。聚焦东安新城,旨在通过商务洽谈沙龙的模式,致力于促成相关项目合作落地,为产业招商提供载体支持。


聚焦:“新城”布局国际文体、商务、创新、社区板块

龙泉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借鉴雄安新区经验,我们在成都城市东西轴线东段—31届世大会主场馆所在片区,正全力打造展现中国风范、蜀川魅力、成都特色的‘东进’新门户。” 成都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在今日推介会上表示,成都经开区是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的核心区域之一,是成都实施“东进”、“中优”战略的重要区域,是龙泉山现代化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然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是成都、四川乃至西部最具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事实上,东安新城位于龙泉驿区核心区,围绕保障第31届大运会成功举办,东安新城秉承“公园城市”新理念,遵循“以湖为心、环湖而聚、串绿设道、公共湖岸”的设计思路,依托“一场三馆”体育设施建筑群,科学布局国际文体中心、国际商务中心、国际创新中心、国际社区几大板块。



对于企业而言,显然“新城”机遇远不止这些。东安新城片区要打造总部经济、创新研发、文化体育、生态宜居多元化城市功能中央活力区;大运村周边重点打造全市独有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全新体验的大运文化主题景区、国际时尚的居住场景、展现老成都魅力的场镇等四个部分,主要发展国际文创、艺术、生态休闲、体育、教育等产业,打造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中央绿芯将重点发展“农业+”旅游、文创、金融、商务、康养、科普等产业……上述负责人从东安新城片区、大运村周边改造区域、中央绿芯、TOD区域、中德智能网联四川试验基地以及中法生态园等方面介绍了实打实的投资商机。“我们诚挚邀请企业到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考察交流、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共享东安新城建设的重大机遇。”


创新:搭建政企、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

打造成都地区招商引资的崭新窗口


现场,仁恒置地、绿地集团、戴德梁行、正大集团等企业机构代表与龙泉驿区相关单位进行交流,围绕成都龙泉驿区东安新城的打造计划与未来投资发展机遇展开了热烈讨论……

仁恒置地(成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中兴表示下一步将组织实地考察


“东安新城,对于深度布局成都的企业而言,代表着机会。我们希望在产业合作,在基础设施、公园打造、场馆硬件等方面积极参与其中,基于多年丰富的经验,在投资合作的模式上,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探讨,以推动投资加快落地。” —绿地集团西南区域管理总部副总经理任平

戴德梁行华西区总经理张裕鹏在会上建议龙泉驿区目前应该考虑从现在的过渡变成真正的新中心使其具有承载国际社区的功能,并提前提升产业布局。

金科置信集团投资中心总经理陈江权在发言中表示,希望在龙泉驿区东安新城寻找到互相都认可的合作项目,金科置业会深根四川,履行职责,同时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合作。

与此同时,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聚焦东安新城建设推介、重点项目等载体招商对接,希望通过政企之间、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而推动优化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促进政企良性互动、行业跨界对话、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东进”战略纵深推进,也让企业共建共享城市发展机遇。

对此,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秘书长张萍认为,对于新区规划,“楼宇先行”显得至关重要,不少楼宇企业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下一步,我们将和成都经开区保持密切联系,组织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希望让投资商、开发商看到优质的营商环境,东安新城开发过程中楼宇经济工作的推进以及规划、招引程度将成为新区发展的重要内容。”张萍表示,参与此次活动的企业多为商业投资方向,如仁恒置地、绿地集团等,“包括写字楼、综合体、酒店、文旅产业等领域在内,今天的活动更像一个‘拼盘’,对未来经开区的发展将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商务荟系列活动旨在共享国内外投资意向信息,由政府牵线,帮助本地企业扩大融资;健全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招商机制,实现精准招商、专业招商、合力招商。 同时,引导企业沟通交流,促进行业跨界对话,实现产业之间优势互补,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产业重组三类,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