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BEP本地 I《成都:请回答1949》
2019-09-26 18:57:38



“喂,成都,1949请回答”

这是一通跨越70年的时光电话


人民日报新媒体


电话那头,刚驶过的公交车,热情的售票员大嗓门播报着站点;虫鸣蛙叫的树下,小孩儿在院子里疯闹;下象棋的大爷喝着搪瓷杯里的茶 ,一声声“将”;筒子楼里,街坊大声打趣儿着家长里短;妈妈脚踩着缝纫机“嗒嗒”地补着旧衣裳,磁带还放着时下的流行音乐......




一辆红色的大篷车缓缓驶进宽窄巷子,从1949,一步步开到2019。这座流动的时光博物馆让几代人成为了光阴的朋友,也让70年前的成都看到它现在的模样。


人民日报新媒体


“喂,1949,现在的我很好,也想跟你讲讲我的故事”。



70年后的我,连续4年领跑“新一线城市”榜首。



商业资源的聚集使我成为了迪奥、MUJI、乔丹等诸多海外品牌在西南地区的首选之地。短短数年,在我脚下建起的美食、服饰门店数量超过了上海。


城市交通的发达让我的航线足迹几乎踏遍全球五大洲。去年,我在双流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成为中国中西部第一个达成突破这项数据的地区。



生活的包容与多样使我成为了全国晚餐和宵夜火锅消费最高的城市 。“夜游锦江”“空港花田”“露天音乐公园”等文化空间的出世,热情好客、活力创新氛围的营造让更多的年轻人选择留在我身边。



70年后的我,被评为“最具幸福感城市”。



惬意而充实 ,闲静而繁华, 古老而时尚.....在我身上从不是一对反义词。不同年龄、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找到与我相处最舒服的方式。


公园里,一碗盖碗茶,老人们的龙门阵一摆就是大半天;街道里,热腾腾的火锅和小吃,俘获着青年的味蕾和心;小巷中,结伴放学的小孩儿,互相追赶、嬉戏打闹;深夜里,始终为晚归的人留着一盏灯,是他们回馈给我的温情。



我在一百个人的眼中有一百张面孔。但很庆幸,在我眼里,看到的都是他们幸福的模样。



70年后的我,成为“中国时尚一线城市”。



历史悠久的“天府文化”孕育了我独树一帜的生活美学,也让我在经济发展与“诗意存在”间完美平衡;闲适特有的“慢生活方式”与时尚起源的欧式优雅不谋而合;开放包容的“大局格调”让我的魅力不断焕发生机。



脱胎于本土文化,吐故而纳新。最终我成为与上海并列第一的“中国最时尚城市”,跻身“中国四大时尚之都”行列。



70年后的我,是一座“爱乐之城”。



从川剧、民谣、摇滚、电音到说唱,从剧院、舞台到酒吧,音乐成为了城市的必需品,随处可闻的韵律,使我变得生动又富有线条。每一个音符,都和我碰撞出火花,每一个人,都在我这里找到、谱出属于自己的乐章。



去年,我一共举办1640余场音乐节、160余场个人演唱会,实现音乐市场总收入397.86亿。未来的我,这座年轻人喜爱的“成姆斯特丹”,将为建成“国际音乐之都”而更加努力,打造出自己独特的城市音乐文化。



70年后的我,一步步擦亮着“国际美食之都”的金字招牌。


2010年,我成为了亚洲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美食之都”称号的城市。川菜、火锅、串串、担担面、蛋烘糕、三大炮、糖油果子、红油水饺... 早已成为我的地道美食名片,近年轮番入驻的国际化餐厅让我以美食为媒,不断在创新和交流中成长。



前不久举办的“成都亚洲美食节”让各国美食看到了我的潜力与风采。明年,我将建成国际美食传播中心、国家美食文化交流创新中心、川菜标准制定和发布中心、特色美食人才培养和输出中心。未来,我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美食之都”。



70年后的我,正在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成都天府绿道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李白笔下的“锦绣天府”绘卷正在我的努力下逐步变为现实。去年,我成为了城市公园的“首提地”,生态宜居正在成为我的新标签,“天府绿道”为我焕新颜。


成都天府绿道


凤凰山下的露天音乐公园、艺术地标东湖公园、“十步不同景”的南湖公园、灵动秀美的新川之心公园...... 从公园到公园城市,我正以新兴的理念延续着老公园的记忆,打造着大美形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70年后的我,慢慢崛起成为“世界文化名城”。



金沙遗址、杜甫草堂、武侯祠、宽窄巷子...陪我度过数千年的春夏秋冬,它们的故事沉淀起我的悠远文脉。千年的时光上下,在诗歌里、在画卷中,在对话中,它们仍旧熠熠生辉。



今年,我将深入推动世界文创名城建设,建成超过620万平方米园区载体,实现年内文创产业增加值1350亿元,GDP占比约9%;明年,我还将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形成历史与时尚相融合的城市文态,建成880万平方米的园区载体,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超1800亿元。



70年后的我,正迈入“国家中心城市”。



从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从中国西南走到全世界。未来的我,是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综合交通枢纽,还将成为高度国际化的大都市。



70年后的我,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


微博@Asizhang


去年,是我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新起点。再出发,我要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成都样本”,为世界城市建设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让爱我的人、留在我身边的人都生活得更加美好。


“喂,1949你听到了吗?未来,我还会让你更加骄傲”。



(来源:城市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