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向有限空间要增量
新都深度探索“城市更新”命题
12月5日,由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员会、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新都区投资促进局、成都市新都区公园城市建设服务中心承办,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执行的“2019成都市新都区城市更新推介会”在成都新都假日酒店举行。
如今在北改、中优双重叠加机遇之下,新都正积极探索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聚力建设公园城市典范区。据悉,该会议就旨在面向全国展现新都区公园城市的建设情况,同时对宝光片区、钟楼片区等重点区域进行推介,释放新都区城市有机更新的资源和载体,吸引优质企业资源落户新都,聚集更多的力量,促进新都城市建设协同发展。
搭建平台长效运营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城市更新大有可为
此外,本次大会以项目推介、案例分享、主题对话等多种形式开展,其中,“公园城市背景下的城市更新”主题对话由中国城市更新论坛秘书长、城智更新研究院院长陈方勇主持,特邀盈石中国成都总裁许学军,万科中西部城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万巷更新事业部总经理李童,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企业服务中心主任、楼宇经济天府学院院长周旭,上海置天集团执行董事兼西南区总经理肖帆等共商新都城市更新的有效路径。
陈方勇在主题演讲中就提出,做城市更新原来更多的是站在地产角度看,现在我们要站在城市角度看,就要更多的从产业的逻辑来思考。在这种背景下,成都、新都的城市更新就需要产业运营者而非开发商来达成。而在未来,就只有三个端都具备的才能成为赢家,即在资产、资管、资金都具备相当实力的运营者。
他还表示,城市更新有四个进阶逻辑,第一个赋魅,就是低效的资产“化妆”;第二个是加温,就是人来了怎么留住人,建立情感纽带;第三个是赋能,未来闲置空间很多,关键是谁能帮客户把空间的总产出最大化;第四个是硅化,原来很多物业主要是做线下的价值,挣资产的差价,现在最大的想象空间是未来线下空间的线上化。
李童作为万科“城市更新”领域的专家,曾与团队整体操盘猛追湾、华西坝等城市更新项目,均获得了市政府以及市民的高度好评。他介绍,譬如猛追湾项目的更新与改造中,万科就巧妙地通过地标梦想之塔及滨河休闲带的营造,带动猛追湾整个片区的产业提升和城市空间品质提升。
“历史是需要沉淀的。你可以在一夜之间建起世界第一高楼但你不可能在一夜之间积淀历史。一个城市生长变化的过程始终也是丢失的过程,丢失的过程始终也是寻找的过程。”李童提出,万科在打造时,也更重视梳理猛追湾的文化内核,先造城市共鸣,再推项目亮点。最终在109天内成功实现了片区焕新,实现了政府、设计团体、企业品牌及所在地居民多赢局面。
聚焦公园城市建设
新都区正在把握下一机遇点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新都,地处成都北门交通要塞,曾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现今,“7高7快13轨”全域交通格局正加快构建,并紧邻蓉欧班列的始发站,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在公园城市建设方面,新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它是成都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两山两河的生态资源、显山露水的空间形态,赋予了新都“天生丽质”的生态之美。与此同时,新都的历史人文厚重,是成都周边区县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新都城市面貌
在会议上我们也了解到,新都连续25年被评为“四川省综合经济十强区县”,更是“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那么在新时代,在探索城市有机更新的道路上,新都还有多少张“底牌”?它还能否迎来新一轮的“爆破”式发展?在大会上,新都区针对该问题同样给予了解决方案——老城区的更新与新城市的拓新。其中,老城区3个片区,为成熟型稀缺资源;新城8个片区,新都其他2个片区,资源丰富便于打造,潜力巨大。新都也为其各自提出了针对性的更新措施。
老城区的更新,主要理念为不破坏原有城市底色的基本原则下,进行现代化建设。以“宝光片区”为例,由于片区内历史人文资源优越,片区将依托宝光寺古建筑,以“宝光禅境,桂湖名都”为主题,通过配套建设古韵街区,完善相关功能,打造文、商、旅一体的特色街区和高端生活区。这样“轻型”的更新与改造,既是尊重传统本土文化,又为新都的旅游与经济提振,未来将成为成都公园城市的复合型示范区。
在新城区的打造上,由于新城多个片区可承接3号线钟楼TOD发展红利,依托地铁TOD经济发展模式,借力3号线,在聚集人气、商气和财气等方式中积极探索全新的公园城市发展路径,大步迈向未来城市发展新中心。
宝光寺
站在公园城市建设的新时代里,踏入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河流中,新都区如今也迎来了历史与未来的榫卯节点。此次城市更新推介会,正是为社会各界搭建起了一个了解新都、感知新都、投资新都的平台。会议上,业内人士评价,新都致力于可持续“健康”城市的打造,致力于塑造线条清晰的城市格局,在唤醒三千年历史文化的同时,激发未来城市发展活力,纵深推进新都全新公园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