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成都的特色街区
你可能会想到
太古里、宽窄巷子、东郊记忆
其实这些仅仅是很小一部分喔
CNN盘点“全球最美街区”
锦里获首位推荐
新都区三河街道的天府沸腾小镇
从废弃荒地变身为
中国夜消费最有魅力的街区
宽窄巷子明年将变身
全新智慧步行街区
消费场景多元与颜值格调兼具
成都一条条街道小巷
正在实现华丽转身
在成都的周末,除开日常的吃火锅、搓麻将、打游戏以及跟朋友逛吃~逛吃,现在的成都人也还喜欢拉起朋友走街串巷、四处闲逛,今天小编为你整理出来了特色街区,赶紧收藏,带着朋友家人一起去打卡吧!
爱转角特色生活街区
· 玉林四巷 ·
玉林街区在打造老成都特色生活街区时,将这条不过百余米长的小巷一侧的围墙上绘满了小猪佩奇、兔子朱迪、狐狸尼克等卡通人物,另一侧围墙上则绘上了“至尊宝”、“紫霞仙子”等不少经典爱情故事中的人物,简直就是一个拍照圣地!
小猪佩奇墙绘
兔子朱迪、狐狸尼克墙绘
至尊宝墙绘
以下这幅图片你是否很熟悉呢?对了!这就是电影《前任3》的一个场景。玉林四巷的转角处,作为电影《前任3》的结局拍摄地之一,本就时常会有人来拍照打卡,涂鸦完成后,更是刷爆短视频平台。
这就是玉林街道“花开玉林”特色治理工程的部分成果展现。玉林街道正深入推进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力图细节处彰显玉林生活美学,为居民提供多元宜人、愉悦舒适的生活空间。
市井与文艺并存
· 锦江区镗钯街 ·
漫步在这条街上
你能看到最多的就是
民国风情的海派建筑
红砖青石、铸铁栏杆
绿树掩映
这一切都在默默展示着
这条街厚重的历史痕迹
2018年9月,镋钯(tangba)街被英国权威旅游指南杂志《Time Out》官网刊文评选为“全球最酷50城市街区”之一,排名全国第一,离春熙路1公里,距太古里700米,这条著名的成都老街就隐匿在繁华的市中心附近。
光绪初年,大慈寺的武僧常使用一种叫做“镋钯”的武器,而这条街被用作存放兵器的仓库,故名“镋钯街”。后来兵器库被闲置,这里就慢慢变成生活区。
如今,镗钯街上开满了各色的小店,日料、火锅、咖啡、茶饮、花店,成都第一家24小时书店也在这里。
横跨旧街区与新发展,镋钯街及其周边的小街完美地体现了成都现代、传统并置和以饮食为主的休闲文化。在镗钯街,以商业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消费发展模式,正在转变为以人为本构建全新场景式体验消费。
对于这条街留存的古老、文艺、国际化与市井味,商业模式的介入不仅没有影响其本身独特基因,反而赋予了更为持续性的生存方式。这里以街区为组成单元构建起的社区消费新场景,有品质,有特色,也更有温度。
成都首条咖啡文化特色产业街
· 成华区桃蹊路街道 ·
位于成华区桃蹊路街道桃园社区地勘路的咖啡风情产业街长约375米,作为目前成都市首条咖啡文化特色产业街,成为了市民品味咖啡文化、享受“慢生活”的打卡地。
咖啡文化特色街以“一店一品”为主题风格。对街边绿化、商铺外墙以及车行道进行统一打造,设计总面积约为8171平方米,努力构建“游购娱食”一体的全通式体验消费新场景。
而且,地勘路厚重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咖啡店能够扎根的最大优势,桃蹊路街道想以此为助力,将地勘路咖啡街特色业态整合,引导地勘路咖啡文化等主流业态集聚发展。
独特的街道涂鸦、精致的店内装饰和香醇浓郁的咖啡,让这条街处处弥漫着文艺气息。网友纷纷表示“安逸!想去打卡。”那还等什么,走起!
留住“老成都”的味道
· 高新区肖家坊 ·
老牌坊旁,沿街而坐
一桌象棋
三五街坊话家常
沿街叫卖声不绝余耳……
在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
有这样一个
回归“乡愁”的
成都民居街区
肖家河正街特色街区(肖家坊)
“肖家坊”提升改造结合了街区风貌环境特质和历史人文底蕴,紧扣城市微更新理念,坚持“微改造、微提升和微设计”,改变了过去大拆大建、大破大立的传统建设方式,积极探索从分析当地文化要素,到保护修缮、整治更新的街区小规制建设新路子,将口袋广场、趣味墙面、主题单元格等元素与“水韵天府 烟火肖家”的特色气质有机融合,以精细化、渐进式、小尺度的方式给城市施展了“针灸”般的治理。。
“肖家坊”居民楼外墙上,墙面分别用黑白色和彩色相结合的方式绘制了大幅墙绘,从川西林盘式建筑到现代的高楼大厦,依次展现了肖家河几十年的历史变迁。
作为肖家河正街特色街区打造工程的中轴线,从规划设计之初,这条长度仅500余米的老街就被赋予了服务业聚集、市民交流休闲、健身娱乐等城市化功能。形成了特色街区成片聚集效应,彰显老成都的国际范。避免千巷一面,尽可能地保留、提升它既有的生活化文态气息,打造“最成都”街区。
建设互联网街区模式
· 锦江区东门市井 ·
“东门市井”
着力还原李劼人先生笔下的
老成都市井生活场景
公馆建筑群、下沉市集广场
铺板小馆、老式茶铺
凉亭水榭等建筑
里面多个细节
都与李劼人小说中
描绘的老成都风貌一致
建设互联网街区模式——一部手机在手,点单订制街区全服务,让体验变得更加触手可及。来到街区的任意一家店,消费者都能通过APP或者微信公众号下单街区所有的商品,实现全园区的消费。
街区最大的特色是有着输入功能和输出功能。比如消费者有祖传的川菜好手艺,既可以来街区的餐饮门店卖配方,也可以担任外聘顾问,每卖一道菜给提成,直到这道菜退市或者调整做法。或者消费者爱吃街区内的某一道菜,也能付费学习。
特色市井文化体验+互联网街区的运营模式,让这里俨然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地。
打造“音乐之都”城市名片
· 成都音乐坊 ·
成都音乐坊是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重点项目之一,以城市音乐厅为中心,区域范围南至一环路南一段,西至新南路,东至锦江。从地图上看,三角形颇像一颗“钻石”。而音乐大道北起音乐广场,南至城市音乐厅,街道全长约1公里,是音乐坊及国际音乐社区范围最核心的道路之一。
成都城市音乐厅规模在全国综合类剧院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国家大剧院、江苏大剧院,也是目前西部最大的城市音乐厅,同时也是全国首个四厅合一(歌剧厅、音乐厅、戏剧厅、室内小音乐厅)的演艺场所。
前不久,中国唯一的国家级音乐赛事“金钟奖”评选在成都举行,音乐坊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器乐文化展、二十四伎乐户外秀演、成都音乐大道启幕仪式、音乐光影秀、经典音乐会等,向世界传达成都声音,同时也展现了音乐望江的新魅力。
音乐坊建成后,生活在此的居民能时常看到露天音乐表演,经常能有近距离与音乐大师交流的机会。街道将开展市民音乐课堂、互动会、艺术节、器乐文化周系列活动。社区还将开设音乐大师工作室,五弦琵琶传承班、举办名家名曲赏析沙龙和室内乐经典音乐会等。
市井与文艺,传承与创新。如今的街道,在保留“老成都”味道的的同时,还会结合夜间经济的发展需求,植入多样的业态,来支撑多元的消费场景。
在今天的成都走街串巷
可以很直观地感知到
新兴的消费元素和商业业态
为这座城市发展
注入的热度与活力
成都的幸福隐藏在这些具有
市井烟火气的街巷之中
等待着你们去慢慢品味与发现
(来源:城市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