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B站太火了,第一次办跨年晚会,就得到众多关注,连人民网都发文报道。
晚会堪称一场属于年轻人的大型狂欢,演出节目单上涵盖了从魔兽世界到英雄联盟,从霍格沃茨主题曲到方锦龙百人乐团神仙合奏,以及B站各大国内外up主等各种年轻人钟情的元素。
有些朋友可能对B站还不太了解。
B站,全称哔哩哔哩,它是目前国内最大青年/青少年集合平台,上至80后社会中坚,下至10后初生牛犊,大多都是它的粉丝。
它以浓郁的ACG文化为亮点,覆盖游戏解说、二次元、漫展资讯等。这不代表它是一个 “不务正业” 的网站。据央视官方报道,B站如今是中国青少年最大学习基地。
有网友真的因为看B站,考研成功。
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网站
你是否想过
以 “成都” 为关键词搜索
会出现什么结果?
首先,看看这些与“成都” 的相关搜索截图。
知乎▽
百度▽
搜狗▽
爱奇艺▽
腾讯▽
在新闻网站上,几乎都以成都城市资讯为主。视频网站上,《成都》这首经典名曲,意外成了 “封面”。
那么,在B站上呢?在这个中国年轻人最多的平台,成都是什么样?
👇👇👇
根据搜索结果,将B站上的成都,总结了几个关键词,一起来看看。
(PS:以下总结综合B站搜索数据,播放数据以及出现频率所得。纯人工操作,仅供参考。)
No.1
《谭谈交通》:成都人真的皮
没想到,成都的 “宝藏男孩” 谭乔叔叔已经火到了B站上。不仅是成都搜索页面下,“最多收藏” 系列NO.2,还是 “最多弹幕” 系列NO.4。
目前,《谭谈交通》系列视频最多的已经更新到803集,播放量数百万。
作为曾经成都的交通男神、给大家带来许多笑料的谭警官、谭sir,在B站“重生”,不知又唤起了多少人的青春回忆。
有些网友在看完所有视频后,总结了一些必看经典。
有人为《谭谈交通》疯狂打电话。
甚至在看完《谭谈交通》后,说腰不酸、脚不痛,走遍了成都的各个角落。
看过、笑过,网友正经评论,这实则是一个极具教育意义的视频:
“ 我学到很多东西:开车不能穿拖鞋,不能抽烟,要系安全带,客车轿车不能拉货,转向要打转向灯,不能闯红灯,不能压实线,非机动车要带头盔不能载人,车子不能超载,不能逆行,开车不喝酒,开车不吃东西,不打电话……”
那么问题来了,刷完800多集《谭谈交通》,能展现成都什么气质?
一位朋友说得好:成都人是真的皮。
No.2
成都漫展:这很二次元·成都
从《十万个冷笑话》,到《镇魂街》,再到《哪吒》,它们均打上了 “成都” 标签。
甚至在中国动漫金龙奖上,成都被评为 “ 动漫活跃城市 ”,一同上榜的还有北京、上海、深圳等。
在全国媒体眼中,成都更是 “下一个动漫之城”“中国动漫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而在B站上,搜索 “成都”,毫无意外的是,标签为【成都漫展】的视频,以压倒性数量、播放量,占据了绝大部分。
👇👇👇
2018年,一份数据显示:成都一年至少举办238场漫展。
换算下来,平均1.5天,成都就会举办一场漫展,位于全国前列。在大大小小数百场漫展中,成都也有自己的名片。
其中,以成都同人祭ComiDay为代表,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非商业性、非盈利性同人展会。
而以此为表象,它其实展现了背后成都更加庞大的 “二次元” 产业支撑。
比如,在动画企业上,你可能不知道,成都已聚集包括艾尔平方、MORE VFX、月蚀动漫等一大批优秀企业。
比如,在原创画手上,成都以四川大学、成都大学为代表,动画系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
No.3
成都美食:全球吃货大本营!
成都美食有什么魔力?为什么它能吸引如此多人千里迢迢来打卡?
这一点也得到了充分验证。
在B站,通过搜索 “成都”,出现最多的正是以【成都美食】为标签的视频。
它包揽了B站 “成都” 搜索页面下,播放量最多的前三名,加起来高达1000多万。
如果是全站【成都美食】视频播放总量,初步统计,大约在1亿次以上。
👇👇👇
这里有 “成都第一家米其林餐厅”“全世界最辣火锅”“成都最贵餐厅”“成都最贵串串香”“成都最火餐厅”……
有些成都人都没听过的美食推荐,B站上播放量高的惊人。
这还不算什么,这些【成都美食】视频不少还来自于国外网友的拍摄上传。
曾经一份网络调查显示,在成都吸引外地游客的理由中,美食排在了第一名。
B站网友评论:“但凡提及麻辣, 立即想到的就是成都。”
除上述三大关键词,B站上的成都气质,还能看到老生常谈的 “熊猫er”。以外国友人的视角收获了一众国内外粉丝。
总的来说,成都在B站上的气质,以吃喝玩乐和二次元这样的休闲文化占据主导。
从B站用户群体来看,作为国内最大年轻人聚集的平台社区,它从一定程度反映了城市年轻人的关注重点、生活重点,是城市的一个切面。
它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更加有趣的、走进一座城市的方式。
(来源:城市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