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源不断的投资热情,只争朝夕的开工复产……随着复工复产拉开序幕,我市东部新区的建设也紧锣密鼓地吹响了项目招引建设的“集结号”,未来的东部新区是什么样的?城市的东边将如何成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快随小编一起去看看。

天府奥体公园位于成都天府空港新城绛溪南组团,规划总面积86平方公里(核心区、水上、山地分别为12、40、34平方公里),是空港新城发展的战略性支撑和助力“东进”战略的重要引擎。立足独特的山水资源禀赋,围绕赛事运动、文体旅游等功能布局,天府奥体公园拟将该片区打造为集体育运动、文化活动、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通过以品牌体育赛事为引擎,天府奥体公园将构建起以新体育、国际交流与会展为主导的核心产业,大力发展新文旅、运动医学与健康等关联产业和以企业总部、体育金融等综合服务为主的配套产业,不断助力成都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
三岔站是地铁18号线(在建线路,计划2020年通车)与S2号线(远期线路)换乘的城市级站点,位于空港新城绛溪南组团,紧邻三岔湖、天府奥体公园、绛溪河生态圈,与天府国际机场仅两站之隔。
三岔站TOD示范项目以服务“东进”战略为基点,定位为“空港中央创新区”。项目策划与一体化城市设计范围2080亩,合资公司实施范围约573亩,总投资约137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62万平方米(其中商业总建筑面积约106万平方米、住宅总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
三岔站TOD示范项目将遵循梯次推进、有序实施的原则,初期将主要开发建设高品质住宅和多功能、多业态的复合型CBD商务配套,通过接驳轨道交通的公园式慢行体系打造优质生活社区和特色商业街区;中远期将主要依托空港枢纽带来的巨大人流,提升商业辐射能级,植入强IP优质商业资源,实现商业消费从“配套型服务”到“目的地消费”转变。力争未来2年内,三岔站TOD项目初具示范效应,4年内形成消费极核、树立城市地标。
成都天府国际新城航空智能智造园处于机场1-5KM范围圈,属于空港紧邻区,具备发展航空制造和智能制造地理优势,拥有“中日合作”、“东进”战略多重政策支持提供的叠加机遇,按照“放眼全球、立足空港、错位发展、区域协同”的产业规划思路,根据区域适空、适航类产业依附关系,依托航空运输,形成以临空指向性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的航空制造业及智能制造产业,结合航空制造产业链和智能制造领域内航空零部件、航空材料和航电设备系统,工业机器人部件和智能终端等细化产业类别,与双流国际机场实现临空产业错位协同发展,与周边区域临空现代服务业形成功能互补体系,构建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航空制造+智能制造”片区产业生态圈,围绕各类别企业生态,衍生出自组织、自协同,形成去中心化的工业互联网生态结构,形成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集群效应。同时,兼具相关商业配套,未来将具备高科技企业总部、商业商务中心及居住服务相关功能,打造人产城一体化示范点。
其产兴建设将始终坚持践行“人、城、产”营城逻辑,不断优化空港新城航空智能智造园城市设计,有序高效推动项目投资建设,实现片区综合开发利用,推动空港新城高质量发展,激发城市无限活力,打造一座有温度、有活力,与自然高度融合的产业新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核心经济圈建设,助力成都建设具有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按照简州新城“一心三岛”规划布局,简州新城龙马湖CAZ片区优先以南部区域为发展起点,向北部区域延伸发展,形成“一廊两翼”的城市空间格局和以“天府云创”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生态圈。
紧紧围绕简州新城车联网产业定位,简州新城龙马湖CAZ(城投)片区在拓宽城市综合运营业务中,积极探索与车联网、智能传感器、车载智能终端设备等领军企业就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发基地开展合作。重点发展智能车联网创新智造产业,打造以总部经济为龙头,知识产权服务为特色的“1+3+3”的产业体系;与智能传感等相关的光电传感研发展开合作,打造简州智能网联孵化园;与校企平台电子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研发、产业孵化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构建汽车产业、产业孵化、复合商业、居住为一体等多种业态复合、功能集成的创新型产业生态圈。
简州新城龙马湖CAZ(城投)片区区域产业发展将以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为契机,以成渝发展轴线传统汽车产业和消费型工业转型升级为抓手,综合考量区域内城投片区产业方向,加强产业错位发展和协同耦合,锁定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无人驾驶应用场景与算法、工业机器人智造三个主导产业方向。
简州公司按照片区综合开发运营模式,围绕简州新城“三中心一基地”的产业功能布局,以“公建优先、生态优先、功能布局优先”为原则,近三年计划建设项目10个,总投资约45亿元。
按照“时光老镇、活力湾区”发展目标,简州新城沱江活力湾区梳理养马老镇资源禀赋,利用沱东战略留白区域,围绕生态居住、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商业服务功能,重点布局养马老镇有机更新、沱东桃源、沱江公园、EOD国际社区等项目,促进片区聚人成势,加速价值提升,通过商业和居住项目开发运营收益弥补城市更新和非经营性项目投入,实现片区可持续发展。
简州新城龙泉湖文化康养区片区开发理念由“人”“城”“境”“业”四部分组成,即生活服务、智慧营城、生态公园、产业支撑四大体系。围绕“5+5+1”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方向,发展以文化旅游+健康服务+教育培训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以环高校知识经济圈为特色的创新链产业,构建以文化旅游、医疗康养、汽车文教为主导的文化产业生态圈。
到2035年,简州新城龙泉湖文化康养区片区将全面建成活力时尚、独具天府魅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健康旅游目的地、文化产业新高地、文化交往新中心。目前片区项目共209个,总投资约1127亿元,包括市政基础设施59个、生态项目10个、民生项目61个、产业项目79个。以“树立生态价值转换标杆”为目标,淮州新城成都国际职教城片区依托实施“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和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形成的生态本底,划定起步区。利用淮州新城节能环保产业基础和在建职教学院聚集的人气,围绕绿色产业、高端商业、生态生活、特色文旅等功能,重点布局EOD高端生态商务园、杨溪湖假日酒店等项目,打造淮州新城形象展示窗口。
按照“公建优先、生态优先、功能布局优先”理念,东兴公司近三年计划建设项目共9个,总投资约43.09亿元。通过环境基础设施项目锁定起步区土地资源,利用区域价值提升后经营性项目开发运营收益弥补非经营性项目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产城融合示范区综合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淮州新城产城融合示范区积极对标国内外先发“未来城市”,构建一个“产、学、城、研”有机融合的一体化示范区,打造集生态智能的科创基地、鼓励合作的活力空间和以人为本的蓝绿都会于一体的产城融合全新生命共同体。
在主导产业方面,依托淮州新城现有工业基础和国际职教城总体规划,以创新思维拓展产业链条,强化研发优势,提高节能环保研发机构和智能教育装备研发机构聚集度,目前已经与超星、远大教育等知名机构进行对接,致力于依托淮州湾高品质科创空间打造东部新城职教配套相关产业科创基地。
在商务配套方面,联合国际顶尖机构打造淮州新城国际会展中心、国际商务中心、高品质酒店载体,构建淮州新城未来商务核心区。
在生活配套方面,联合万科、保利、华润等开发商建设时尚水岸社区,打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空间,留住人,留住心。
深入研究和广泛对接招商,淮州新城通航产业片区谋划“跨行业、跨领域营造应用场景”,通过功能叠加打造复合通航。
着眼“区域协作建强产业链”,以国家应急救援西南中心落户淮州新城为契机,率先发展通航特色应急救援;
着眼“强化研发创新赋能价值链”,与北航合作建立“三创”中心,率先发展以无人机研发为核心的通航特色研发制造;
着眼“在衍生领域培育构建新的产业链条”,结合中小学研学任务需求,率先打造通航、应急救援特色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研学基地,依托成都消费市场性格,大力发展通航会议会展、飞行表演、低空飞行体验等为核心的特色通航文旅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把片区打造成独具魅力的通航全产业链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