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U消息|蓝光创业史——一个民营企业成长的中国故事
2020-03-26 22:15:38


大国崛起,民营经济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就是民营经济崛起的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成千上万民营企业成长和崛起的故事。我们想要寻找其中的一个,来讲述和印证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


2020年3月,《蓝光创业史》应运而生,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郑重推出。30年前一束蓝色光芒破空而来,催生一个叫蓝光集团的民营企业,清晰勾勒出它在时代洪流中的成长轨迹,也讲述了一个民营企业成长的中国故事。



01

因时代而生
与时代共舞

翻开《蓝光创业史》,就是跟着一群创业者,顺着一个企业的成长轨迹,穿越一个时代,经历30年激情燃烧的岁月。

1989年,成都,锦江波光粼粼。一个年轻人在车间,被钢花四溅的情景所震撼。高温淬炼的蓝色火焰,点燃了他实业报国的理想。不久,他创立了蓝光控股集团的前身——兰光汽配厂,这位创业者名叫杨铿。


三十年来,蓝光集团抓住改革开放机遇,持续成长壮大,从气缸套到房地产,从商业传奇到住宅开发,从区域深耕到布局全国,从A股到A+H股,如今员工两万余人,进驻60余座城400余个项目,为100万业主创造幸福生活。截至目前,蓝光发展共14次且连续13年上榜中国房地产综合实力百强,2020年名列第21位。

作为民营企业家的优秀代表,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蓝光发展董事长杨铿,曾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并曾获“中国十佳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这是一位企业家和一群追光者奋斗创业的故事。

他们的创业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但从来不改初心。因为他们深信:企业的发展像一场马拉松,勇敢顽强者胜,善于思变者胜,强者胜,勇者胜,坚韧者胜。其中有锐意进取的企业家精神,有山高水远的奋斗主义基因,更有铿锵如歌的浪漫主义情怀。

这也是一个民营企业和这个时代一起成长的故事。

蓝光30年,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尤其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历史阶段高度契合。从“初创开拓”到“区域深耕”,从“全国布局+产业金融”到“新经济转型稳健发展”,蓝光始终把握时代发展规律,顺应行业发展趋势,踏着稳健步伐前进。

蓝光因改革开放而生,也顺应改革开放而发展。《蓝光创业史》揭示每个阶段的里程碑事件,都带着时代的印记。
 

02

蓝色火焰
初创开拓点燃理想

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住房制度改革正式启动,开辟了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

顺应时代发展,蓝光创始人杨铿下海创业,开始了从制造业向房地产业发展的初创开拓之旅。


1992年,在成都玉沙路64号,蓝光实现了在723摄氏度下铬钒钛铸铁的核心技术。一群人在杨铿的带领下,激情满满,骨子里坚韧与勇敢的特质被唤醒。蓝光人从一开始就具有敢于突破和锐意创新的勇气。


1995年春熙路上的26层楼,则是“成都兰光房屋开发公司”成立的第一个代表作品。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为蓝光大厦题写名字,蓝光也打开了进军商业地产的大门。

应该说,蓝光的初创开拓时期,抓住了中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机遇,特别是蓝光的转型,抓住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启动的机遇。
 

03

铿锵行
区域深耕成就传奇

到新千年之后,随着“福利分房” 政策的取消,住房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中国房地产行业迎来了黄金机遇。

这个时候,蓝光确立了“以房地产为主业,深耕商业地产,进军住宅产业,不断拓展产业布局,丰富产品形态”的战略。


从2000年开始,伴随成都玉林生活广场和蓝色加勒比两大标杆商业项目的巨大成功,蓝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商业地产时代。“双满意”核心理念的提出,使蓝光坚定地选择以市场、业绩和客户价值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2002年,在四川省第一宗国有土地拍卖会现场,蓝光力压对手,斩获两块地,被称为蓝光的“阳光第一拍”。蓝光胜出的不仅是报价,更是集市场效率、开发能力、信用度等为一体的综合实力。

2004年,成都城北火车站附近的一朵“金荷花”破土而出。10多年来,它的发展跌宕起伏,充满坎坷。但它终究是成都商贸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整个西南地区批发市场的标杆,它证明了蓝光商业地产的品牌实力与超前的战略眼光。

2004年年底,蓝光首个住宅地产项目———御府花都开盘。这一年,摆在地产商面前的不仅有商业地产,还有住宅地产。从这一年起,“转向住宅,再创辉煌” 成为蓝光的战略选择。

蓝光·御府花都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蓝光第一时间捐款1000 万元人民币,成立志愿者团队,赶赴灾区并安顿受灾人员。这一年,是彰显中国慈善力量的一年,也是蓝光公益模式进一步发展的一年。


在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蓝光抓住了中国高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与一个城市一起成长壮大。在这个过程中,蓝光自我升级的进化基因不断释放,并紧扣时代变革步伐踏歌前行。
 

04

向前方
全国化布局产业金融

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历史节点,阶段性建设成果不断显现,特别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房地产行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在行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推动下,中国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规模化效应凸显。

蓝光也开始了全国化进程,并进入产业金融时期。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助力, 加速了蓝光的崛起。

2008年11月15日重庆“十里蓝山”开盘售罄,蓝光迈出了进军全国的第一步。在重重压力下,蓝光凭借速度与胆识,在楼市里激流勇进,谱写了新的篇章。

蓝光·十里蓝山

2010年峨秀湖国际度假示范区惊艳亮相,开启了蓝光的文旅元年。同时,这年也是蓝光地产高端品牌元年。云鼎项目同时在成都和北京亮相,更加令人惊叹的是“公馆1881”。蓝光用品质过硬的产品,向市场发声:蓝光不仅在刚需市场游刃有余,也能在精装高端市场一鸣惊人。

峨秀湖国际度假区示范区

成都 蓝光·公馆1881

2011年,蓝光提出了在内部进行“全面改革”的战略目标,正式踏上“二次创业”的道路。这表明了蓝光不仅要做领跑者,更要做破壁者。

2012年蓝光“COCO系”横空出世,创造了楼市奇迹。它以“一月一开盘”的节奏体现了其“高周转模式”下的企业执行力,同时也开创了“产品标准化”的全新起点。

成都 蓝光·coco金沙

成都 蓝光·coco时代

2015年4月16日,在经历种种挫折后,“蓝光发展” 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重组上市。蓝光终于驶上了资本市场的快车道,彻底改换了一种活法。
 

2016年以来,“打造万亿级产业生态链”多次成为蓝光集团内部会议的主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蓝光看清行业和市场的趋势,开始以筑造生态人居的美好生活为目标。

2018年6月22日,蓝光正式发布了全新的品牌主张——更懂生活更懂你。这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创造出更“懂你”的产品,构建人与物之间的情感关联。建中国的房子,给中国人以温暖,“善筑中国温度”的产品主张也应运而生。


2019年5月,蓝光当选中国慈善联合会第二届理事。这是对蓝光十年如一日对公益事业投入的肯定。秉执“慈生我心,善行天下”的公益理念,蓝光累计慈善捐款捐物逾3亿5千万元,援建中、小学校30余所。蓝光在赈灾扶贫、教育扶智、产业扶能、全民公益的道路上留下的清晰足印,充分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这10来年,一个大国在崛起,蓝光也在全国布局和产业金融的进程中崛起。蓝光的发展轨迹,见证一个企业的命运和一个国家,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05

本色浪漫
新经济转型稳健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时代的要求,中国房地产业也进入万物互联的智慧化时代。

蓝光运用新经济思维和互联网逻辑,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在智慧人居方面引领行业发展。

蓝光是行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顺势者,也是探索者和进攻者。未来已来, 以变迎变。蓝光在新经济的征程上,将保持奋进的姿态,稳步向前。

蓝光六大产品系

2019年8月,蓝光历时多年打造的六大产品系———芙蓉系、雍锦系、未来系、长岛系、黑钻系及商办系正式登台亮相。用匠心筑初心,这个“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过程,不仅是对“更懂生活更懂你”的承诺,也是对“善筑中国温度”的践行。


从2019年3月到2019年年底,蓝光分三个阶段进行了一场组织变革。围绕“精总部”和“强区域”两条主线,从“使命之变”到“量级之变”,再到“逻辑之变”,为自己的未来绘制了一幅崭新的战略蓝图。

2019年9月20日,“蓝光发展” 正式入驻上海总部,形成“上海+成都”双总部。蓝光希望抢占上海这个战略与品牌高地、财务与资本高地、投资与市场高地、人力和科技高地。这充分体现了蓝光与更多标杆企业同台竞技的决心和勇气,向市场展示了一个“进击的蓝光”。


2019年10月18日“蓝光发展”旗下蓝光嘉宝服务(2606.HK)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构筑起了“A+H股” 双资本平台。


“蓝光发展”聚焦于住宅地产开发和现代服务业,将资本运作与实业经营相结合,使“智慧化美好生活服务商”的定位更加清晰。



《蓝光创业史》摘取了蓝光30年创业史的一个个里程碑。不难发现,这个因时代而生的民营企业,几乎在改革开放的每个重大节点,都留下了与之辉映的“蓝光印记”。

时代的机遇与企业的命运,在改革开放的跨世纪背景中激荡、交织,浓缩成一部民营企业充满艰辛和荣耀的奋进史。

在这个意义上,《蓝光创业史》讲述的不只是一个民营企业成长的精彩故事,同时讲述的也是一个时代的精彩故事。管中窥豹,可见中国。


(来源:嘉宝股份)

News


特别推荐

每周一上新这个平台开启产业招商合作“淘宝”新模式

将机遇装进“云端” 成都市服务业招商7*24小时“接单”模式有了新进展

今天,成都按下全球产业合作“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