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技城区域范围效果图
未来这样发展
成都高新区今年将以“独立成市”理念,围绕促进职住平衡、“人城产”融合、先进要素聚集、吸引优秀人才、提高外部交通物流效率
● 全面启动未来科技城约54公里骨干路网和约26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 打通西一线、东一线、北一线3座跨绛溪河大桥及机场南高速与东一线全互通立交、机场南高速与未来科技城起步区全互通立交、二绕与北一线全互通立交等6个向外交通节点
● 高品质打造福田TOD区域、大安溪公园景观建设、松林山公园生态景观等约154万平方米的生态景观。
↑未来科技城局部效果图
“在全力提升未来科技城城市基础承载能力的同时,成都高新区还将结合未来科技城发展定位,快速导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创平台、优质教育资源、高端产业化项目等创新要素。”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占地约1600亩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约500亩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B区年内将实现动工。
交通条件优越
● 未来科技城距离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仅2公里,机场将于2021年初正式通航
● 距离成都市区45公里,从成都三环路自驾经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将于年内建成投用)仅需约30分钟
● 搭乘地铁18号线(首开段已实现空载试运行,年底前全线将正式开通初期运营)从火车南站出发最快仅需约35分钟
● 搭乘成自高铁(将于2023年底开通)从成都东站出发大约仅需20分钟。
↑未来科技城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B区效果图
构建“两轴三片”空间布局
据该负责人介绍,未来科技城将着力构建“城市-片区-新镇-社区”的四级多元空间体系,即属于1个城市—形成1个片区—包含3个新镇—建设40个社区。并将结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地形地貌,依托绛溪河、大安溪、泉水河等绿谷低地,构建生态骨架。
未来科技城空间布局为“两轴三片”。
● “两轴”分别为东西向的绛溪河生态轴、南北向的创新产业联动轴
● “三片”即国际科教城、智造示范区、应用性科学中心,打造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美丽公园城市典范
其中,国际科教城重点建设国际教育园区,重点发展物联网、5G/6G等下一代互联网产业,承担应用研究和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功能;
↑国际科教城局部效果图
智造示范区重点建设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基地,承担创新企业聚集功能;
↑智造示范区局部效果图
应用性科学中心重点聚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服务业,承担应用创新综合服务功能。
↑应用性科学中心局部效果图
↑未来科技城局部鸟瞰图
News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