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论坛】零售商需要思考如何贩售体验
2015-05-26 14:34:54
点击「箭头所指处」可快速关注
微信号:cbeaa-2014

 

近年来,电商被认为是实体商业的主要竞争者,为了抵抗电商冲击,在论及商业地产展望的同时,O2O、多渠道营销整合、体验式商业成了不可规避的议题。仲量联行成都零售地产部商业咨询负责人张如莹表示:体验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充分向消费者介绍了你是谁,每一个零售商或许需要思考如何贩售体验,而不是商品本身。

 

如今大家都在谈论体验式商业,您怎样看?

      许多人对“体验”两个字的理解还比较狭隘,认为只有高度互动、高度动感的娱乐业种才是消费体验,其实这是个误区。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开发商为了追逐娱乐业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装修补贴到租金折让,但商场缺乏整体运营的思路、商户没有得到具体的经营指导,开业后人流也没办法得到保障。


       零售商业充满弹性,这是它的魅力,可能也是风险。随着零售发展进入到细分市场环节,我们认为完整的商业定位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重要,它应该清晰指出商场要提供给特定消费者的体验类型,从外立面、动线、铺装、灯光、声音、气味、租户组合、商品陈列到活动企划,都需要提前设想。但现在市场供应量太大了,大家一着急就把商业的焦点全放在招商上。盲目的招商让市场出现不健康且不平等的合作关系,这种做法只能解决开业的问题,却不能解决长远经营的问题。日本、台湾、上海都有一些不错的商场,像神户的马赛克广场、台北松烟诚品、上海K11,通过清楚的经营思路引导商户实现经营特色,才能成就“体验的整体性”。上海K11里面的餐饮几乎都有开放厨房设计,这就是运营引导招商,它所带来的健康用餐体验感会比较长久。



      当然,每一个零售商或许也需要思考如何贩售体验,而不是商品本身。过去的销售方式非常简单,粗放地陈列,要买不买随便你,未来这种销售方式大概只能应用在生活必需品上吧。太古里的方所为什么这么火,就是因为它的陈列、内装、选书、活动等内容充分地向消费者展示了它自己。引导消费者认识差异就是体验,所以对商户来说“体验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充分向消费者介绍了你是谁”。


能否介绍下你们团队目前和国内知名戏剧团体的跨界合作?

       大家都想学习K11把当代文化融入到商场中,我们团队则试着另辟蹊径。跨界营销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我们试着结合演艺班子为购物中心量身定做现代戏剧,通过短期演出将商业特色与商业品牌植入在戏中,结合营销活动随机在商场中选择草根演员。你可能下午逛街,晚上就登台了,是不是很有趣?其目的就是要展现不同的手法,激发大众对商业有更多想象。商场、零售品牌、原创戏剧、衍生纪念商品和群众参与一次到位,为每一个参与者找到利益点,这才是成功的跨界合作。



       谈到文化融入,不论外来品牌如何受到市场欢迎,我深信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依然是成都人自己的东西。现在外地人在哪里可以买到属于成都的旅游纪念商品?宽窄巷子还是锦里?多数人想不起一处地点,想不出一件值得推荐的商品。我们正嫁接两岸三地文创资源,同时也为本地文化品牌提供发展咨询。在不远的将来,购物中心里将有属于成都的纪念商品,并且充分转化成不同形态的生活产品。历史、工艺、城市营销、日常生活的结合不也是一种跨界?


       跨界合作的形式真的太多了,关键是要投入足够的热情和时间,参与者能够认同平台共享的价值。


如今很多零售商业都在尝试融合电商,这种方式能走多远?

       移动端社交与营销,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商户与消费者的交流方式,让我们从过去的渠道经济变成了现在的粉丝经济;但想拥有足够多的粉丝,依然需要了解终端用户的期待与感受。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价值就是满足人的需求,解读需求的关键在于大数据的搜集与分析。我认为零售商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首先要实现数据的积累,其次才是解决多渠道销售的事情;如果本末倒置,自然没有竞争力。电商平台并不是越多越好,购物中心花钱做销售平台,不如花钱做好智能化管理与监控。我们的消费者都很聪明,也懂得忠诚,只要能在大数据的智慧里给不同消费者热情与惊喜,就能找到知音

来源:公司地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