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融合 携手共赢
苏宁万达签署紧密合作协议
9月6日,王健林和张近东在北京共同见证万达商业和苏宁云商的紧密合作协议签署,开启中国最大不动产商和中国最大零售商的合作。
根据万达商业和苏宁云商的协议:
▪苏宁易购云店等品牌将进入已开业或即将开业的万达广场经营,双方确定的首批合作项目为40个。
▪从2016年开始,双方将根据万达广场开业情况每年确定成批合作项目。
▪万达商业可根据苏宁云商需求定制规划设计。
万达:万达商业是全球最大的不动产企业,万达广场是中国最大的线下商业平台,到2015年,万达商业预计将在全国开业135座万达广场,客流量达到20亿人次;到2020年开业500个万达广场,年客流量超过100亿人次。
苏宁:苏宁云商拥有1600多家线下实体门店,线上苏宁易购位居国内电商平台前三,依托线上线下融合的供应链优势,率先在行业内倡导和践行O2O模式,已经形成全渠道、全品类布局,零售品类涵盖家电、3C、母婴、百货、超市、服装等,可以带来全新的互联网零售运营模式,为用户带来线上线下融合的购物体验。
在互联网+时代,零售业线下价值越来越被认可,线下优势的凸显,更加彰显了O2O的大趋势。其次,双方的合作,是战略性的,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势互补,苏宁和万达将探索出更加有利于服务消费者的全新商业定制模式。
苏宁希望通过零售商和地产商的合作,探索线下实体店的定制模式,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线下体验需求。其次,向行业分享苏宁“零售CPU”的供应链、物流、服务等零售核心能力,更好地推动国内的消费升级。
苏宁走的是线上线下融合的互联网零售之路,已经形成供应链、物流、服务等零售核心能力,张近东董事长也讲得很清楚,苏宁除了提供入口和出口,还要提供接口,我们希望所有实体伙伴们能通过苏宁的入口,进入互联网的高速公路,轻装上阵;也希望所有互联网的伙伴们,通过苏宁的接口,为传统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最终我们抵达共同的出口——那就是用户,消费者。
未来苏宁开放的对象即包括供应商、平台商户、合作伙伴,还包括零售末端的社区便利店等中小微个体。
同时,与阿里的合作就是要发展O2O,而与万达的合作将帮助苏宁完善线下体验,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万达和苏宁两大品牌合作无论对万达广场和苏宁云商都是重大利好。
一是强强合作,合作办大事。
二是优势互补,云商需要万达广场大量人气实现快速发展,万达商业也需要云商这样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商家提升万达广场品质。
三是互利共赢,苏宁云商找到最佳运营场所,保证业绩增长,万达商业得到长期而且优秀的合作商家,租金实现增长。
以下为张近东董事长讲话全文(速录)
尊敬的王总、万达集团高管团队,各位媒体朋友们:
— 大家上午好!
——前段时间,健林在南京我们苏宁总部参加首届“互联网+零售”紫金峰会时,主要就在谈互联网+,谈购物中心的数字化改造。现在我还记得当时健林讲过,未来十年不会看到所谓的互联网公司或者实业公司,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是所有实业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唯一方向。刚刚过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今天我们又相会在了北京的万达总部。
万达和苏宁的合作,是中国零售业和地产业共同迈出的战略性的一步。
万达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在商业地产的投资、运营和管理方面有着领先行业的经验和能力。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健林带领万达的团队主动求变,致力于多元化的转型发展,成功完成从“重资产”向“轻资产”的战略转型,这一点和苏宁的零售转型可以说是异曲同工,都是在推进企业互联网化的运营之路。
谈到互联网,当下最热的莫过于“互联网+”,其中“+”的就是实体产业,这是趋势,更是互联网发展的价值。
无论是商业地产行业,还是零售行业,谁抓住了线下,谁才有能力去冲击更高的高度,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这也是BAT纷纷积极转身拥抱线下的原因。
近六年来,苏宁互联网转型共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互联网”,我们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将苏宁成功转型为互联网零售企业;第二阶段则是“互联网+”,也就是将苏宁零售CPU向全行业输出,包括商品供应链的专业化经营能力,广覆盖、快捷便利的物流能力,以及满足用户需求的极致服务的能力。
迈入全开放时代的苏宁,我们将为更多的合作伙伴开放接口,为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打造一条互联网零售的高速公路,为我们的用户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极致体验:
在线上,我们已经向阿里巴巴开放了接口,全面输出零售CPU的能力。在线下,我们也将向万达开放接口,将其作为我们最紧密的合作伙伴,我们期待和万达共创价值、共享价值。
此后,苏宁云店等一系列商业形态将入驻万达广场,在巩固一二级市场零售经营优势的同时,加速三四级市场的线下开发建设速度。毫无疑问,这将开启两大行业围绕用户消费习惯、业态布局、运营模式等一系列全新的商业定制服务模式,推动购物中心创新运营,为用户带来更为便捷、极致的消费体验,进一步的激活线下的消费热情。
互联网时代,开放、共享、融合是新的商业文明,每一个企业都可以通过与对方的合作,整合资源,创新协作,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苏宁与万达的合作,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和最大的商业零售的合作,更是社会资源共享融合的典范。
每一次的握手都是振奋人心的!我相信,地产资源优势和零售运营能力的全面融合,不仅将创造出全新的合作模式,更会为合作伙伴创造多元的价值,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
最后,再次感谢健林对于本次合作的关心与推动,感谢双方团队的辛勤努力,谢谢大家!
RET睿意德策略顾问部董事陈曦表示,“万达与苏宁的合作,个人认为,万达应该是主动的一方。近期万达广场商业负面信息不断,苏宁易购云店的入驻是对其现有低效商业物业的淘汰和升级。”
从深层次来看,双方合作的原因不用多讲。就未来,陈曦表示,双方的合作有更大想象空间:
第一,万达的O2O战略至今未有实质性的突破与进展,而苏宁易购云店则是实体商业向线上转型中较为成功的。不排除双方会利用万达广场线下合作的机会,利用苏宁线上的平台与经验,在线上形成合力,打造有别于在线零售商的实体商业线上航母。
第二,之前,万达联合了百度和腾讯,但就两家互联网公司的基因而言,缺乏在零售商业层面,向线下渗透的足够动力,对万达更多的是提供战略和资源上的协同与协作。而在BAT中,最急迫需要向线下渗透的无疑是阿里巴巴。此次与苏宁的合作,基于先前阿里巴巴对苏宁的投资,间接打通了与阿里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否有可能通过苏宁易购云店的嵌入,带动阿里系在万达广场中零售层面的进一步渗透,则值得期待。相应地,万达则着力于在提供物业和运营功能型业态方面尽显自身优势。
第三,苏宁与万达在轻资产的战略方向上非常契合,并都有各自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苏宁已在国内成功发行了私募REITs。目前已建的万达广场,均急需面对国内市场的可复制的金融创新方式,实现轻资产化。双方可以在该层面有更多的合作与探索。同时,针对于未来轻资产化战略下开发的新建万达广场,苏宁不排除在品牌与资源层面,有更为深度的介入,实现更为优质的品牌对价。
综而言之,陈曦表示,万达本次与苏宁的合作,是万达基于轻资产的战略发展方向之下,对于现阶段线下低效商业,及线上未达预期这两个阶段性瓶颈的应对之策。他强调,“双方合作可能存在的变数在于两点:首先,如果万达飞凡网独立王国的初心不改,与苏宁易购将如何有效打通;其次,万达广场作为更具规模的线下出口,阿里与万达的关系多少将显得暧昧,那么苏宁将如何界定自己的核心价值,值得观察。”
文章来源:零售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