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全域北改”金牛区有哪些商机!!
2015-09-22 16:39:26

“北改”,四年的砥砺发展让这个全市最大的民生工程到了又一个关键时刻,从重点突破到“全域北改”,坐拥“北改”泰半面积的金牛区,有着足够的雄心去翻转看上去早已定型的成都经济版图,而这样的倾力投入,显然意味着足够巨大的商机。



全域北改是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主城区的必由之路

全域城市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努力将金牛区打造为中西部城市更新典范城区,这是金牛区对于辖区未来的定位和自我期许。毫无疑问的是,金牛区有着辉煌的过去和坚强实力打底的现在,地区生产总值、重大工业项目投资都位列五城区第一,就是明证。同样毋庸讳言的是,金牛区的城市面貌与产业结构与全域城市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自我期许还有一段差距,金牛区对于自己的短板心知肚明。“全域北改”的提出与推进,就是最好的回答。


最新消息是,有关方面透露,市上正在酝酿出台“进一步加速北改的意见”,这无疑是对金牛区气势宏大的“全域北改”战略的进一步肯定与支持。而金牛区也针对性的提出,“全域北改”不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是贯穿始终的发展理念与目标任务。这样高标准的自我加压,显然让金牛区的未来值得高看一眼。

“全域北改”,除旧的关键是立新

众所周知,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区域竞争的关键正在从单一的投资堆砌,到单位面积产业效益产出转型,产业结构的重塑再造至关重要。细读“全域北改”的内涵,毫无疑问是对症下药的作为。

从传统商贸物流大区向现代化宜人城区转变,至关重要的是产业结构和城市形态的转变。通过重新梳理再造,金牛区明确了“科贸之都、文化北城”的区域功能形象定位。


在金牛区的认知里,实施“全域北改”,重点在产业,核心是产业升级。针对经济总量大但结构不优的瓶颈,要紧扣“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瞄准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加快构建“145”现代产业体系,实现“过境经济”向“枢纽经济”的跨越。

一个简单的例子,多份报告都指出,成都的商业地产面积呈现总量过剩的现状,然而同样的报告也指出,区域分布不均匀是未来成都商业地产的机遇所在。仅以写字楼为例,成都主城五区加上高新区,截止20156月,共有存量写字楼243.03万平米,而金牛区的存量仅为16.43万平米而其中还包括众多的工业总部物业,显然无论在规模和开发档次上,金牛区都有着巨大的后发空间可以施展。


“全域北改”=全域商机

2015年上半年经营性土地上市成交面积447.7亩,项目开工面积211.8万平方米,两项指标金牛区近几年来首次跃居五城区第一位,这样的业绩清楚地表明,随着“北改”向纵深启动,金牛区的商机愈发明显。

在金牛区的规划里,未来将围绕围绕“一核三轴六区”的关键节点,实现地铁站点、公共交通节点与功能区核心区域、重点项目同步规划、融合建设。推进项目向功能区集中,提升产业空间布局的集中度。

在旧城改造方面,金牛区将进一步加大北改剩余61个点位的拆迁攻坚扫尾力度,推动更多的处于核心地段的优质土地上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茶店子绿岛片区的搬迁改造,这个以“茶店子中央绿岛公园”为景观主轴,以城西北商业中心为区域发展前景的市内最大的城中村改造片区,已经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众多的国内一流商业地产开发商正在纷至沓来,寻找难得的商机。


毫无疑问的是,同时启动的如此众多的拆迁点位,必然将是城北一场天翻地覆涅槃的开始,给予了在金牛区投资的企业极大的选择空间。在今年,金牛区给自己的目标是,将确保完成1400亩经营性用地的上市。现在,“全域北改”的内涵里,体现的最深刻的一点,无疑就是“全域商机”的凸显。金牛区正在以“产业规划—城市设计—招商引资”“三位一体”模式,将规划设计贯穿于招商引资全过程,把优势资源与主导产业配对、把城市设计要求与招商项目捆绑,有针对性开展招商选资,使黄金资源发挥黄金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