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BEP行业I购物中心如何做到立面造型、色彩等效果不但吸睛还少花钱???
2019-08-01 18:14:07
建筑外立面  


两年前,笔者曾写过一篇关于商业建筑立面的文章,将当下成功的商业项目建筑立面分为七种方式:拼贴大法式、街景情怀式、霸气地标式、精致逼格式、景观体验式、异形吸睛式
单凭直观即可看出,霸气地标精致逼格、异形吸睛对材料品质、施工精准度、非标准化产品等方面的较高要求,这些都必然造成较高的建造成本。
景观体验式虽然看似造价相对可控,但后期维护工作带来的运营成本不可小视。
拼贴式和街景式是其中相对容易做到低造价的,不过也要依赖于设计对方式把握的巧妙,降低成本的同时不牺牲商业效果。


 问题  


是不是一定要造价高昂的立面才能塑造出商业氛围好的项目建筑?
低造价成本的建筑立面有没有可能成就好的商业项目?
有没有可能“立面花钱少,商业效果好”?
 Antepavilion Theater 


“立面花钱少,商业效果好”说白了就是花小钱办大事,想要突破有限造价的平庸,关键在于设计策划的巧妙。举一个极具启发性的例子,2018年两位英国设计师在伦敦东部的河流上设计了一座漂浮的音乐表演空间 Antepavilion Theater,项目被创造性地选址在伦敦运河内一艘19世纪风格的驳船上。
通过一个飞艇形状的可充气结构,形成供年轻人交流、听音乐、休闲放松的多功能空间
气结构的上部由制作热气球的强化尼龙制成,并选用了耀眼的黄色,在深色河面及两边红砖建筑陈旧立面的对比映衬下格外吸引眼球
底部透明的塑料膜构成,可将空间内部的活动内容展现给空间外的城市人群,表现出空间的吸引力
这个漂浮的黄色“齐柏林飞艇”穿行在伦敦的运河系统内一周,并在各个码头做停留,供市民登船体验,一周内飞艇迅速成为伦敦的网红热点,年轻人纷纷前去体验打卡。活动组织方通过极有限的成本,成功地将一个空间打造成了网红热点,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内容的策划空间的设计


我们总结这个案例的成功,可归纳为如下三个主要要素


1、趣味。这一点主要来自于策划设计的概念idea,一个有趣味性的概念往往会充分调动起目标人群的兴趣,带来故事和话题,使人觉得好玩有趣,甚至是对传统定义认知的颠覆。一般认知的音乐表演空间都位于城市地面的建筑空间内,而设计师将Antepavilion Theater选择在了一艘驳船上,并且这个空间通过充气可灵活伸缩,这完全颠覆了大众对音乐表演空间的认知,使人产生了体验探索的好奇心
2、视觉。视觉是人对空间和建筑最直观的认识方式,包括颜色、照明、形状等属性。在设计中对视觉属性的巧妙利用,往往会产生性价比极高的效果,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即颜色。Antepavilion Theater选择了极吸引眼球的黄色,在城市、自然的深色背景下异常突出,极具辨识度和视觉冲击力
3、内容。一个优质的商业场所必然承载了极具活力的业态活动内容,这些内容恰是项目努力吸引人来体验的内容。将业态活动内容或是精彩有趣的室内空间展示出来,无疑是商业项目最生动的建筑立面。Antepavilion Theater在底部选择了透明的塑料膜作为构筑材料,将内部使用者丰富有趣的活动展现给外部观看者,吸引观看者进入体验,便是这一属性的经典应用。
这即是建筑学上所说的建筑立面的剖面化,立面的生动是由内部空间的丰富性进行塑造和表现的。例如MVRDV设计的2000年汉堡世博会荷兰馆,建筑几乎只由几层柱子支撑起的楼板组成,所有立面元素都是由内部体验功能组成,建筑无需广告就把自身的趣味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吊足观看者的好奇心,可谓是设计带来的零获客成本


但利用这一属性的前提是试图展示出的内容要有吸引力,这就对内容策划提出了较高要求,要对展示出的内容活动有足够的信心,同时在设计中巧妙地取舍展示的内容和方式。例如La Kagu 打开的一层立面将其“衣食住+知”的项目概念和室内空间直观展现,又如曼谷明星商业the Commons将其精心挑选的业态店铺和最具特色的内部大楼梯都在沿街立面上形成展示效应。无需涂脂抹粉,建筑立面展现出的是项目核心的差异化主题特点和引人入胜的生动业态内容,是最为有效的活的立面
Antepavilion Theater成功的这三个要素正是破解前文提出的想要“立面造价少,商业效果好”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许多成功的商业开发项目都是充分利用了这三点属性处理建筑立面,最终达到了在有限造价下最好的商业效果呈现。
这些项目往往多数会出现在经济不太发达区域或者推崇质朴风的区域,虽然建造受经济条件限制或当地文化影响,使用在建筑立面上的造价成本相当有限,但依靠策划设计的创造力反而做出了发达社会、精工细作所难以调制出的场所活力,比如东南亚、南美洲、美国西部州等地区。


 Mercado Del Rio 



Mercado Del Rio位于曾被称为世界第一危险城市的哥伦比亚麦德林市,也是哥伦比亚仅次首都波哥大的第二大城市。麦德林是大毒枭埃斯科巴的老巢,曾经毒品与犯罪充斥着城市。伴随着政府对武装集团的清缴以及城市建设的恢复,热爱生活的哥伦比亚人在麦德林发挥了南美民族的创造力,建设和改造了一系列城市公共设施商业配套设施,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设计扬长避短地创造了场所的品质。
Mercado Del Rio原先为麦德林本地最大蜡烛厂的产品仓库,由于历史上曾有运煤铁路从建筑旁斜插经过,建筑平面即被铁路塑造成了三角形。
在2010年时仓库被商业地产开发商Armada S.A.S相中,耗时6年为项目开发做准备。开发者考察学习世界各地类似成功案例项目,包括纽约的切尔西广场Chelsea Market、伦敦的博罗市场Borough Market等等。同时挖掘培养业态内容品牌,并最终在3000平方米的空间范围内布局了50多家各具特色的餐饮店铺,涵盖了哥伦比亚、意大利、墨西哥、秘鲁、披萨、汉堡、海鲜、日料、牛排、酒吧、甜品等多样的地域餐饮类别,丰富的产品厚度大大提升了顾客多次体验的几率。
开发者利用老铁路与建筑之间具有故事性、话题性的关系,并利用空间作为仓库建筑所具有的工业感,以火车站为空间主题打造Mercado Del Rio,这个主题的选择很巧妙,国外大部分火车站都连带着较多的餐饮功能,旅客会就餐后出行,有些市民不出行也会前来休闲餐饮,相当于火车站在国外文化中就存在休闲餐饮的意向,选择这一主题很容易被大众直观认知为一个中心的有趣的地方,并且和场所的历史有密切联系,在场所氛围营造和运营推广宣传中都可以创造出差异化的特色
反观其建筑改造过程仅花费了9个月的时间,通过极有限的立面造价简单有效的调整就塑造出了可以充分表达商业策划思路的场所空间。
建筑入口处顶部使用穿孔铝板塑造LOGO墙,体现出项目年轻化、时尚感的特质。底部通过设置推拉门被大面积打开,将室内极具人气的丰富业态活动向城市展示
大面积的山墙面开设了三个砖砌拱圈券,将火车站的主题元素非常直观地表现出来。砖券这种符号化的元素也是场所氛围塑造中,最容易被普通大众快速感受到的有效手段,消费者的视觉感官很快将其带入了项目预设的状态中。
山墙面其他部分通过湿贴面砖的方式改造完成,这一在国内几乎被抛弃淘汰了的廉价材料通过与商业主题的匹配,毫无违和地塑造了生动的立面形象。没有差的材料,只有错误的用法。通过好的有效的设计,可以弥补材料上的不足。
内部空间结合车站和工业感的主题,将所有管线、设备、结构构架裸露处理,地面以粗糙的水泥自流平与精美的花砖铺地结合处理,将拉丁美洲粗犷中夹带细腻的感觉充分展现,同时整个氛围也被调和的轻松活泼,可谓四两拨千斤。
改造在室内空间加设了钢结构夹层环绕四周,中间留出通高空间。顶部用粗犷的手工艺软装吊灯烘托出场所气氛。一层中心通高和四周空间设置档口餐饮,就餐可在档口前,也可在餐饮单元间的餐桌,或者在二层的环绕平台,而没有像国内很多美食广场将就餐区集中设置,增强了就餐的体验感,也避免了集中就餐类似食堂的廉价感
酒吧业态前设置小型聚会区域,酒吧配有电视屏转播足球比赛,这对于足球文化盛行的哥伦比亚极为重要。


总结Mercado Del Rio项目,比对上文总结的三个属性,可分析如下:
1、趣味:火车站+工业感的商业主题定位策划
2、视觉:契合主题营造出氛围感,但又造价有限的立面处理(砖券元素+面砖墙面)
3、内容:入口敞的立面区域将精心打造的业态内容和室内空间展示出来



 Sun Plaza 2 


东南亚国家对本地的市井生活普遍都非常骄傲自豪,这些在国内看来脏乱差,要被城市管理改造清除,被大规模城市化建设逐步吞没的本土生活,恰恰是东南亚国家城市和民众所珍视的文化根基。在商业项目开发中,对原有市井生活的保护和发扬也常常成为项目内容的重要部分,最终成为项目成功的重要属性。
曼谷就可谓是一个多元融合的大都会,现代繁华的高层建筑旁可能就是阴沉低矮的棚户住区,Sun Plaza 2 项目就处于这样一处环境之中。
项目的核心概念来自于对基地上原有集市的保护。为了避免建造建筑破坏了基地原有集市的业态经营和区域人气,开发者决定建筑一层完全架空,这样在建筑施工时原有集市依然可以正常经营,二层建筑建好后再将原有集市的棚户搭建拆除,底层的架空空间便为集市提供了一个遮阳避雨的经营空间。
项目开发过程中几乎没有影响集市经营,没有减弱区域人气,将原先的客流百分百导入,并吸引更多新的客群流入。建筑立面形成的底层架空二层集市的形象特征,正是对这一开发理念的诠释阐述,可谓市井生活延续性的核心主题。
由于地处“脏乱差”的棚户区,建筑立面特别选择了非常抢眼的粉色作为主色调,和灰暗的周围环境背景形成强烈反差。建筑外立面主要由造价较低的水泥纤维板错缝拼接而成,水泥纤维板外表面被喷涂上一系列粉色系涂料,纤维板的单元尺寸宽度被设定为600mm和900mm两种模数,保证这个大体量建筑在尺寸狭小的棚户区里也能保持舒适的尺度感。粉色的建筑立面也最终成为了项目知名度最高的鲜明特点。
一层是市井生活气息浓厚的集市展现,二层室内则被清新的白色环境包裹,并在沿街立面上开设了几处落地大窗,将城市景色纳入室内空间的同时,将室内舒适的环境和极具人气的业态内容展现给城市。


总结Sun Plaza 2 项目,比对上文总结的三个属性,可分析如下:
1、趣味:对市井生活延续发扬的商业主题定位策划,对当地文化脉络传承的项目操作方式
2、视觉:选择粉色系色彩作为建筑立面形象,通过与环境强烈的对比,用廉价的材料塑造了清新高效的立面视觉形象
3、内容:通过二层的落地窗和底层架空空间将承载的业态内容充分展现,将项目的核心概念立体化表达出来。



购物中心没有够吸睛的外立面,怎么成为整条街“最靓的仔”?
购物中心的外立面设计直接反映了商业空间的规划主题与定位,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商业地标性色彩,有些项目方还在苦恼如何做好购物中心设计之时,拥有高颜值、高格调外立面的购物中心已经先声夺人。在争夺和吸引用户注意力的时代,高大上的外立面设计,不仅吸引来了人们消费更是减省了一笔推广费。
在零售物业项目中,丰富的商业功能以及合理的业态配比,对于吸引消费者前来消费固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实践发现,新型别具特色的建筑形态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之大亦不容忽视;其唯一性,在消费者心中印象深刻,成为茶余饭后的讨论点之一,增加邻里中心的知名度。
派小沃整理了9个在网上最被热议的购物中心外立面,来看看它们是如何利用外立面抢夺人们的视线和钱包的!
-1-香港T.O.P This is Our Place商场
破旧枯燥的前政府大楼变身时尚达人基地

 
被香港人俗称为MK的旺角大抵是九龙区中最具活力的地方,这里有24小时不停歇的车水马龙,以及一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前政府设施,然而现在已焕然一新,被改造为集现代办公塔楼和商业零售娱乐中心于一体的建筑——T.O.P This is Our Place商场,自开业以来就备受周边年轻人的欢迎,成了闲暇时的好去处。

 
大楼的地下一层与旺角地铁站相连,同时,裙楼的外立面也呼应了地铁站的经典配色——像素化的、色彩缤纷的铝板向着不同的方向肆意突出,或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或在夜晚的灯光下闪耀如霓红灯牌。外墙上凸出的广告灯牌也和周边的街景一脉相承。
项目毗邻交通繁忙的道路,地理区位独特,因此建筑立面和屋顶的设计将作为该建筑的个性形象,让建筑不管是在白天还是夜晚,依然能在繁忙的旺角街道引人注目。
-2-北京万科时代中心
朝阳路上的艺术盒子

 
万科时代中心对项目进行重新定位,以打造艺术商业新地标为目标,定位以融合精品商业、文化办公、大型艺术装置、多功能展览空间和“冥想竹园”于一体的全新城市综合体。
北京万科对于存量资产的改造尝试,并不仅仅是停留在对建筑外观进行翻新的基础层面,而更多的是想要逐步搭建以功能环境重塑、产业重构、历史文化传承、民生改善为发力重点的城市更新模式,使其能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让新老居民、时代记忆与新兴业态互相融合更新、共鸣共生,打造北京文创新地标。

 
万科时代中心从建筑外观上颠覆了原本凝重黄色调的“苏氏建筑”的肌理,加入具有现代感的设计元素,用超现代的艺术线条致敬工业文明,令艺术与商业相结合。万科时代中心入口空间也创新地使用了室内空间“室外化”的设计手法,长度8m米的折叠门可以完全打开。
前广场用水景结合的光带作为爆点,延续极光的概念,将极光悦动的姿态展现得活灵活现。简洁的全玻璃外立面,借助光影的浪漫,营造出整个建筑极富都会艺术时尚质感的特别记忆点。

 
-3-上海凯德LuOne晶萃广场
飘逸的风铃幕墙

 
凯德LuOne晶萃广场的外立面,设计了风铃幕墙,跨越了四层楼高,创意又霸气。这个风铃幕墙是由超过10万片的铝板面有序排列,形成自然风作用下会流动的墙面,以此来照亮建筑外观。

 
闪闪发光的风铃幕墙迎风摇曳,并随着阳光、风速等自然环境因素而变化,像是一位美女在低声吟唱,这一巧妙的创意设计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4-ICONSIAM暹罗天地
褶皱效果的玻璃帷幕

 
ICONSIAM暹罗天地的设计是由Urban Architecture(爱尔兰知名建筑事务所)操刀,以泰国当地传统文化作为灵感,比如从泰国传统服饰上汲取灵感,在外立面用特制玻璃打造褶皱效果的玻璃帷幕。

 


 
-5-新天地广场
精致下午茶最佳聚集地

 
新天地广场作为改造项目,在外观上的改动巨大,将原本封闭的外墙全部敲掉,外部设计呈现流线型动感,透明的大玻璃,让行人从街上就能看到店内,整个大楼看上去现代感十足,但又具有亲近感,并且在规划上也考虑到了与新天地南北里片区的联动。

 


 
-6-西安大悦城
传统与现代的惊艳融合

 
西安大悦城同样作为改造项目,在外立面采用传统仿古式建筑屋顶、U型玻璃幕墙和庑殿顶的结合,其中西安大悦城正门设计成钻石光电玻璃入口,白天是采光极好的玻璃,夜晚则可以成为光电屏幕。

 


 


 
-7-189弄购物中心
抽象元素的应用

 
189弄购物中心位于上海市中心的普陀区,对面是长寿公园,靠近玉佛寺。这个购物中心旨在为上海年轻的专业人士提供新的生活方式和休闲娱乐的目的地。189 弄将零售、餐厅和办公空间整合在一个空间中,将典型的购物中心重新打造成垂直城市,提供购物、散步、用餐、聚会和放松的机会。
通过几何形式的立面外观,将旧上海的元素抽象、物化后融入设计中,并结合现代的城市体验,形成了具有上海文化感受的目的地。

 


 
上海街头现有的元素,包括小餐馆、精品店以及这种反应这个城市品质的空间都被重新排布在建筑的垂直空间中。从街道层面就能一眼定位这处集合了上海元素的购物中心。
-8-北京合景·摩方
脱颖而出的强对比

 
合景·摩方是一个40,000平方米的购物中心,业主希望建筑成为一个视觉表达,MVRDV因此设计了一个多面的体量,并以珠光陶板的立面与周围环境产生对话。随着光线的不断变化,立面的色彩也随之波动。
合景·摩方坐落在北京二环内,位于天安门、紫禁城和天坛以东,紧邻北京火车站。鉴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稀缺的土地价值,业主期望这个购物中心可以从周围灰色和米色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并且能够在相对有限的占地面积内集合大量的功能空间。而这座城市的想法则与之相反,他们更倾向一幢安静柔和并且能够融入这条繁忙街道的建筑。

 
建筑立面被珠光陶板所包覆,随时间变化,陶板呈现出灰色或彩色。这种材料的使用为购物中心创造了一个不需要大型LED屏幕就能脱颖而出,并吸引路人注意的精巧立面。这些在中国手工上釉的陶板,需要三层手工上釉,且每层釉色烧制的温度都不相同。

 


 
-9-上海世茂广场
用“剧院”重构商场形象
尤为被关注的是上海世茂广场,这个历经1年多、斥资逾3亿元改造的商业项目,终于在9月28日盛大开幕,它将如何以“王者姿态”重塑南京东路商圈的新格局,成为行业最为热议的话题之一。

 
对建筑进行升级改造,广场被赋予了“剧院”这一独创的设计概念。整个建筑一改封闭的原貌,外立面采用通透简约的玻璃幕墙来重构商场在城市中轻盈时尚的新形象。消费者可以从飞天梯,极具仪式感的进入商场西区三层的这座大舞台,并在视野极佳的位置,从L1层的平台上俯瞰整条南京东路,将项目打造成沪上一场永不落幕的时代剧。

 


 
— 综述 —
购物中心作为商业中心,在进行购物中心规划设计时,外立面的设计就必须要能够很好地吸引顾客,让顾客有进入商城购买的欲望,只有这样整个商场的运作才能持续发展。
商场的外立面设计主要包括商场名称以及整个楼外墙面的美观设计,尽量避免在同一商圈出现过多雷同的外立面商业设计形式,以免给消费者造成视觉和消费的疲劳。
商场外立面夜景效果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亮点,对夜间商场照明设计效果应予以充分的考虑和表达,使其能满足人们对现代商场、商业广场、shoppingmall 设计感和多元化、多时段购物体验的时代要求。
来源:派沃设计、彼山、商业地产与电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峰言锋语编辑,纯属分享,若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刻删除。

(来源:商业地产峰言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