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 仲量联行: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优势,看这一篇就够了!
2017-10-11 17:57:37

金融城热点关注:

伴随成都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进入成都已有12年的城市服务机构,仲量联行通过多年的服务与观察,认为成都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中,除了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之外,还具有广阔腹地支撑、创新发展驱动、营商环境保障、生活氛围舒适四大核心优势。




一、明显的产业发展优势



今年上半年,成都出口额914.1亿元,增长61.4%,增速位列副省级城市之首。

 

在2017年上半年副省级城市经济发展的各项统计数据中,成都市进出口总额以66.6%的增长速度最为抢眼,其中,出口额914.1亿元,增长61.4%,增速位列副省级城市之首;进口额898.8亿元,增长72.1%。在成都外贸结构中,加工贸易已经成为进出口主力,成都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1415.3亿元,占同期成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6%。在高速增长的外贸数据背后,是以成都为代表的中西部城市以相对东部沿海城市较低的经营、生活成本,持续深化的改革开放,以及不断完善的交通物流条件所引致的新一轮加工贸易转移浪潮。同时,这也昭示着成都这一西部地区具有强劲发展潜力的特大城市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重要外生机遇。

 

2016年5月,成都跻身八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今年4月底,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今年7月召开的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成都进一步全面优化全市产业发展战略和城市功能布局,提出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全市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产业转移带动下的外贸增长,体现了成都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所具有的产业发展比较优势,而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培育内生发展新动能更是成都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二、雄厚广阔的城市经济腹地



成都城市人口仅次于重庆、上海、北京,是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总量唯一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副省级城市。

 

“扬一益二”,自唐以来,成都在全国城市格局中的突出地位,离不开西部广阔内陆腹地的有力支撑。同时,城市发展的路径依赖又持续强化经济发展要素在成都高度集聚。目前,成都城市人口仅次于重庆、上海、北京,是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总量唯一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副省级城市,城市首位度高居全国榜首。

 

从大都市经济圈发展的一般路径来看,一方面,成都广阔的发展腹地涵盖了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成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西部地区城市间交通体系的全面完善,腹地广阔的产业外溢承载空间和城市间跨区域协作发展将有效突破成都城市发展的空间瓶颈,培育城市经济增长新动能。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发展格局和成都平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机制即是大都市经济圈融合发展的充分体现。此外,成都立足“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城市的区位优势,把握四川自贸区建设的发展机遇,以打造国家向西向南开放门户和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为目标,充分利用航空、“蓉欧快铁”等多元交通方式,将有效实现由内陆经济腹地向西向国际经济腹地的持续拓展,以“走出去,引进来”实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共享共赢。

  


三、持续提升的城市创新体系



目前,成都“双创”载体共计240家,位列杭州、苏州之前,引领西部城市。

 

在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增速放缓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持续高效的创新发展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成都高度重视新技术、新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成都作为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端装备产业制造基地和中西部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互联网、电子信息、生物材料等高新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为新兴产业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当前,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为成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的内涵由单一产业内的技术突破向创新产业运营管理体系、创新传统产业提档升级路径、创新多元产业融合协作模式全面突破、提升。成都把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贸试验区等政策机遇,提出成立全国首个新经济局,为创新发展提供统一服务和政策支持。此外,成都创新发展配套体系也逐步发展成熟,目前成都“双创”载体共计240家,位列杭州、苏州之前,引领西部城市;成都设立1000亿规模的产业基金,运用产业引导基金,促进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和并购重组等各类基金支持新经济发展。成都着力构建的城市创新体系将助力成都把握产业发展前沿,持续激发城市经济发展活力。



四、规范便利的营商环境



除外商投资之外,成都民间投资也呈现持续繁荣的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成都民间投资继续保持10.6%的高速增长。

 

外商投资和民间投资的活跃程度是城市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走进成都的各大甲级写字楼和开发区不难发现,涵盖各种行业的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比比皆是。截至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281家落户成都。大量跨国公司将华西区总部、研发部门、后台中心、重要生产设施等选址于成都。

 

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市外商直接投资自2013年以来呈快速攀升态势,2016年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外商投资总额约104亿美元,是2015年的2.6倍。其中合资企业投资增加2.5倍,独资企业投资增加1.8倍。

 

为进一步优化成都营商环境,打造良好产业发展投资氛围,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提出,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规范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让权力远离市场、公平普及万众,进一步为企业松绑减负。在此指导下得到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将全面提升成都对各类投资的强大吸引力。

 


五、宜业宜居的生活氛围



全球80%的知名一线品牌相继落户成都,商业资源集聚度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产业创新、经济创新的重要力量,能否留住人才,特别是留住高端创新创意人才,是城市能否保持持续高效增长的关键决定因素。对于人才而言,除了富有活力的就业领域和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之外,舒适、有趣、轻松的生活环境日益成为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以成都金融城为例,今年上半年,钟书阁、Mango tree、Delvaux等诸多大牌进驻成都银泰中心。

 

成都首座以交子金融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交子金融文化博物馆5月也已落户交子公园。规划面积3200平方米,由成都金融城公司在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的支持下进行筹建,预计将于2018年完工!

 

交子公园一期也已正式开放,成都金融城沿交子公园的“中央绿轴”和锦江两岸绿带打造了“一轴两带”景观,未来,金融城这座开放式的公园将把商务楼宇、高端居住与绿地公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运动感、娱乐、游览、艺术等多种都市功能,为成都人民提供更多的生活方式。

 

不仅如此,“成都金融城作为城市的金融中心,目前已聚集了来到成都的几乎所有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且持续活跃,加之周边政府机构的聚集,已是具有政务、商务功能的金融中心。”一位熟知成都城市区域发展状况的人士指出。

 

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成都已成为金融海龟们最受青睐的城市,而他们大多都选择在成都金融城安家!


来源: 成都金融城

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

联系方式:
秘书长办公室:028-86653220
秘书处办公室:028-86616330
会员服务部&宣传服务部:
028-61326206
招商顾问部&研究服务部:
028-61324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