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首位。“新质生产力”自2023年首次提出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企业界乃至全社会对新质生产力的探讨不断升温。
通威国际中心
但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十多年前,中国光伏产业处于市场、核心原材料和核心技术“三头在外”的境地,发展过程中接连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和美欧“双反”冲击,曾一度陷入发展瓶颈期。从这之后,通过中国光伏企业不懈拼搏、不断创新,持续推动产业规模壮大、技术迭代升级,推动我国光伏产业从仰视、难以望欧美同行的项背,到一路追赶,到并跑,再到全面超越,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第一大国,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
永祥股份绿色厂区
作为全球领军光伏企业之一,通威参与、见证了我国光伏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追赶到并跑,再到全面超越、全面领先的全过程。多年来,通威始终紧跟国家战略,把科技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通威旗下永祥股份自主研发的“永祥法”目前已应用到第八代,产品关键性杂质元素纯度达11个9,产品纯度已达到电子级水平,全面满足P型和N型单晶硅料的需求,半导体电子级硅料已实现海外出口,实现了高纯晶硅“中国智造”。目前,永祥股份已有5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成果,得益于技术的不断创新,随着云南通威二期20万吨项目满产后,通威高纯晶硅年产能将达到65万吨,进一步夯实通威高纯晶硅全球龙头地位。
通威太阳能5G智能制造车间
通威同时自主研发首个针对TOPCon量产的PECVD poly路线和行业首条大尺寸铜互联(THL)技术,并且建设了新型电池、组件行业主流技术中试线等。2023年,通威HJT技术多次实现创新突破,六次刷新HJT组件功率纪录和效率纪录。同时,组件正面转换效率达到24.31%,意味着HJT组件转换效率首次登上这一台阶,实现里程碑式突破。今年2月7日,InfoLink 2023全年电池片出货排名发布,通威七度蝉联电池片出货量全球冠军,同时高效组件出货量位居全球前五。
通威高效组件智能制造生产线
2023年11月30日,通威太阳能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在成都双流启动,项目建成后主要开展新型电池、组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中试,力争2025年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试验平台。通威用行动践行创新突破,保持全球光伏技术研发先进性。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通威作为智能制造的先行者,从2017年投产世界首条工业4.0高效电池生产线到2021年打造全球光伏行业首家5G应用基地,再到如今通威高纯晶硅、高效电池、高效组件实现智能制造,终端电站实现智慧运营,通威积极助推光伏产业智能制造发展,进一步实现光伏产业链升级、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光伏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通威率先探索“5G+工业互联网”,通过采用5G+智能制造方案,实现园区数字化管理、车间无人化智能制造,率先实现工业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智慧化。与同等产能的传统产线相比,通威5G智能产线用工量减少约62%,能耗降低约30%,生产效率提升160%,在降低能耗同时降本增效,成为全球智能制造标杆项目。
通威智能制造生产线
凭借在数字化发展、智能制造转型等方面的领先实力,通威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多次荣列工信部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名单,并荣获中国标杆智能工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等多项荣誉。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已成为牵引全球能源转型的主力军,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亮眼的名片。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未来30年左右,以汽车电动化、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清洁化为代表的绿色转型,将在国内形成百万亿人民币、全球形成百万亿美元的产业规模,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通威作为中国光伏企业代表,肩负使命和责任,未来将继续加强科技研发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把数字化转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到先进的光伏制造技术创新中,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光伏行业从“制造”向“智造”跃迁,推动光伏制造业产业升级,进一步强化中国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积极助力中国乃至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通威集团)
声明:我们致力保护作者版权,如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编辑(028-61326206),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更多精彩,尽在「成都楼宇经济」视频号)
往期推荐
| |||
| |||
|